2)第七十章 磨刀霍霍_完美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的工作机会。

  如此一来,汉语文化对当地的渗透和影响,自不待言。

  虽然进入世纪末的最后十年以来,随着当地经济发展遭遇了波折。甚至很多国家都遭遇了经济危机的冲击,导致当地大量的企业倒闭、大量的工人随之失业,所以导致了一波又一波的反对华人的呼声,甚至一度导致了不少民族对立,而且到现在,不少当地国家。已经开始在有意识地限制华人经济、限制汉语在当地的传播,而且也已经开始着手控制华夏这边的汉语文化制品的进入,为此甚至不惜大力引入英语文化。

  可是说到底,华人华侨在当地扎根已经数百年,对经济的掌控能力,不是谁说控制就能一下子控制住的,而汉语文化对当地土著居民的渗透,也不是说扭头就能直接转开的。

  所以,至少是在当下,东南亚地区仍是汉语文化制品的后花园——一如另外那个时空六七十年代的港台文化之于东南亚各国。

  只是很可惜,国内除了少数几家大型唱片公司在当地设有分公司,甚至像索尼和信达,还直接有或独资或与当地人合资的发行公司之外,绝大多数的中小型唱片公司,都还不具备把发行网络铺过去的实力,所以,只能纷纷在当地选择发行代理,或者干脆直接授权销售。

  总之,大头都被当地的公司给赚了,而国内这边顶天了只能分上小小的一点蛋糕。

  事实上,并不是大家不想自己去做,只是要么囿于资金投入太大,要么受困于发行牌照的严格限制,要么干脆就是自身规模太小、能拿得出手的歌手和专辑本身的畅销程度有限,就算是过去开了发行公司,一年就卖几张专辑、都不够开工资的……

  总之,各有各的难处,所以才导致至少是在唱片发行这一块儿上,尽管国内的唱片每有杰作必然席卷东南亚市场,但国内却很少有公司能真正从那边挣到什么钱。

  这反面,反倒是国内的电影行业,远远地走在了唱片行业的前头。

  李谦曾经听郁伯俊聊起过这个话题,据他说,东南亚那边各国的大院线,有很多都是当地华人控制的,跟国内这边的制片公司、电影公司、发行公司,一直都保持着相当密切的合作关系。尤其是那些在东南亚比较畅销的国产武侠电影,其在东南亚地区的票房,甚至能占到最终全球总票房的一到三成不等!

  甚至据说那边有两家做得大的院线公司,已经开始反过来,跑到国内来参股电影制作公司了。由此可知双方的合作之紧密。

  简单一句话:东南亚地区,有大把的钱可赚!

  而齐洁得到了李谦的提醒之后,这一次过去,就是专门去观察、了解和联系这件事的。

  从成立到现在,明湖文化公司一共发行了三张专辑,分别是廖辽的《感恩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