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 天时(2/5)_我就是大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荧幕,旁边坐着王博,也是一脸疲倦却聚精会神的盯着前面。

  他是跟着学习的,说什么想当导演…

  整个拉片室三个人。

  剪辑工作的人数其实并不需要多。

  人太多反而没有好处。

  “这段没有必要吧…要不删掉吧?”

  杜媛问道。

  “…好啊,其实我也觉的留白有点多了…”

  《无人区》各种镜头素材超过十几个小时,这几天经过粗剪、初剪,完成了初步的分拨归类和情节序列的安排。

  接下来则需要复剪、综合剪。

  粗剪下来,《无人区》时长三个小时,这肯定是不行的!

  剪辑这项工作,很考验剪辑师。

  首先剪辑师必须要读懂导演想要表达的故事,同时要在不显山露水的情况下完成故事的塑造,并让影片更加有味道。

  杜媛作为剪辑师,对《无人区》很了解,终于忍不住问了:“…俊生,你这电影能上映吗?”

  太血腥了!

  尤其是黄玄锤王博的镜头,大特写…

  “…不知道,大概率是没法上映,把这段剪掉吧…”

  张俊生随口回答一句,注意力放在剪辑上。

  “…你知道没法上映?”

  “没事,我跟佟局说好了,不能过的话,直接做成网络电影…”

  一旁老老实实坐着的王博若有所思:“网络电影?”

  “…怎么了?”

  “是不是意味着我以后要是拍了不能通过的电影,也可以网上独家放映?”

  “你想得美,我估计《无人区》后,网络电影也得正规起来!”

  王博无语:“…你这是让后来者无路可走啊!”

  “怪我喽,反正我又不指望《无人区》赚钱!”

  ……

  张俊生待在拉片室,不见天日,《金陵十三钗》则爆发了。

  爱国情绪一旦调动起来,很难压下去,即便有人在网上说什么‘小粉红’、‘贵国五毛党’,也没卵用…

  《金陵十三钗》周四上映,首周末票房接近4亿,这个不算什么,关键上映第二天,单日票房亿…

  创下了票房纪录!

  网上但凡有人说一句‘十三钗烂片’,立刻被群起攻之…

  戴景华照例说了一句‘按照戈达尔的历史无法复制只能表现的观点,《辛德勒的名单》是对历史的亵渎。张献民早在90年代就批评张艺谋拍《活着》是伪农民的伪创造,他现在又来伪历史伪人文关怀了。’

  作为新浪潮的旗帜,戴景华当然是戈达尔的簇拥者,《辛特勒名单》她都看不上,更别说《金陵十三钗》了…

  如果是恰当时机,她这么批判,没什么问题,各说各话呗,电影拍出来就有被批评的权利!

  可是时机不合适!

  因为钓鱼岛事件,中日矛盾被无限放大,《金陵十三钗》具备了天时!

  挑这个时候骂‘金陵十三钗’?

  网友直接攻陷了她的微博。

  “突然有个很有趣的想法,为什么好多人,尤其是影评人,都可以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导演的不足,可是却几乎没人能超越他们?”

  “我看了《金陵十三钗》,真心为中华民族骄傲,努力反抗,没有像其它殖民地国家人民那样顺从!”

  “又扯戈达尔,他说的就是对的?”

  这些还是比较温和的问候,大部分都是‘草尼玛,你丫知道个屁!’

  ‘垃圾,不解释!’

  占尽天时人和,《金陵十三钗》可能真的能创造票房奇迹…

  张伟品坐不住了!

  《金陵十三钗》的本子是他推荐给张一谋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