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七章 佃户危机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晋商家族,不但是商业发达,有钱,多年以来,囤积的土地,也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数字,在往常看来,土地只能够作为储备,作为一个财富一个方面,现在看了包垦公司的做法,土地甚至能够创zào财富。

  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些人开始积极介入到包垦公司的事物之中,让忙的脚不沾地的刘澍,可以卸下一方面的重担,几十号人,在刘澍的安排之下,走遍了包头周边,大大小小的村落,在地主和众多管家的帮助下,把整个包头,因为土地托管给包垦公司,而失去了依赖的人员,都给计算了一遍。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就算是刘澍,也没想到,在整个包头,有这么多依靠着土地生活的农民,按照每个人20亩土地来算,整个包头,快要达到了40万人,要知道其中的部分,早已经因为杨元钊的不断投入,从农民转化为了工人,这个数字差不多有4万多,但是扣除掉这4万多,还有32多万。由此可见,这一方的水土,养育了多少人。

  刘澍拿着结果,找到了杨元钊,杨元钊给了他三个选择,第一,扩大工厂的规模,哪怕在不扩大的情况之下,也能够前期的招募工人,进行培训,眼下,包头目前已经投产的面粉厂,水泥厂,砖瓦厂,都可以进行2-3倍的扩张,这个数字,大概就是3万人左右,公路公司也是另外一个重点,扩张的数字不如前面,却因为基数庞大,也可以解决4万人。

  32万人,解决7万人,这多多少少有些杯水车薪,好在杨元钊给了第二个方法,大幅度的招工,包垦公司托管了土地,仅仅依靠目前的3000多人,绝对不行,这是6万公顷,也就是600万亩的土地,这个数字太过庞大了,哪怕一人负责一公顷的土地,也会有6万多人,又往多了里面去算,勉强可以达到8万人左右,这是另外的一个方向。

  还剩下的17万人,杨元钊是准备作为产业工人来培养的,他们会逐步纳入到新建的工厂之中,只是这个过度的过程,略微有些漫长,杨元钊最快也需要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够建立起种类繁多的工厂,吸纳足够的工人,眼下看来,这些人失业是在所难免的。

  暂时失业也不怕,杨元钊不会选择救济的方式,救济,只会制造出一批的懒人,未来的包头,是一个发展的,奋进的城市,包头会在整个中国创zào出瞩目的成绩,看来,只有以工代赈是最佳的选择方法,未来的包头,需要重新的规划,在中心城区建设,通往各地的道路,还有工业区的一些基础工作之中,挑选出力气的工作,不给薪水,这是给口粮,这样可以节约一点的压力,也让这些人,更快的适应集体生活。

  刘澍吃惊的发现,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