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彩的AK11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蒋百里和张孝淮没有多少感觉,可是蔡锷不同,他一直都在国内带兵,特别是南方新军,非常清楚每天50发子弹这是什么概念,按照目前中国子弹的价格,一般1元10发子弹已经是足够便宜的旧弹药,有的甚至还打不响,新的子弹可能要一元5发,就算是一元10发的程dù,每天每个士兵会花费5元,整个军营,就按照四个协,16000人的人数算的话,每天是接近8万,每个月240万,这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即便是北洋军,也没有这样训练的,耗费太大了。

  蔡锷的表xiàn,跟性格有巨大的不同,甚至是蒋百里二人也看出来了,悄悄的把他拉倒一边,问道:“松坡,你怎么了,50发子弹很多么?”

  留日多年,是在军校之中,对于基层不太了解,后来留德之后,接触的又是德军这样的现代军队,德军之中子弹通guò本国的工业生产出来,子弹一定程dù之上,是不怎么的值钱的,大部分德军士兵,都可以保证每天几十发的击发,完全不受限制,不是每个德军士兵都是这样的,每天50发的击发,一定程dù上,体lì等的消耗,会非常的大的,这对于任何的士兵而言,都是已经是巨大的负担的,由此可以看出包头训练的严苛和士兵的水准。

  听了蔡锷小声的解释之后,看着正在射击的士兵,眼神分外的不一样,一元5发,这样价格,整个中国又有多少资金能够支撑,包头现在的状况,要么,是拥有一条可以自主的生产子弹的生产线,但是想到之前中国现状,似乎很难,军事设备一向是控zhì出口的,子弹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你们到底有多少人?”蔡锷问道。

  “正规军么?”四个师长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由阎锡山主动站出来问道。

  “难不成,你们还有什么非正规军么?”

  “有啊,怎么没有!”阎锡山顺口的说出来的,旁边王金铭拉了拉他,他干干的笑了笑,没有继续下去。

  “看来包头这边正规军人数不少,不知道方不方便告sù我等!”蒋百里越众而出,问道。

  一句话下来,场面微微的有些冷场,稍停了几下,资历最老的王金铭想到了之前杨元钊对他的嘱咐,如果三杰前来,一定要照顾好他们,尽全力的留下他们,杨元钊的不少意见,在当时看起来,或许是摸不着头脑的,但是之后都是经过检验是正确的,他说道:“三位既然来到了这里,那就没什么好隐瞒,包头一共有10万的正规军!”

  10万,这个数字,几乎把几个人吓了一大跳,甚至是蒋百里都有些失声的问道:“都是这样的训练素zhì的!”

  “当然!”王金铭很理所当然的说道,却没想到,让三人都有些无语了,早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