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八章 南方形势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的南方,看起来革命星星之火开始燎原,各地都在革命,满清的政zhì基础已经彻底的断绝了,可是真正的基层,那是一片混乱,革命党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还是星星之火,虽然燎原,却没有燃烧在一起,聚集成一体的力量,只是表面上的繁荣而已,一旦北洋的大军压境,浮华散去,就是满目疮痍了。%x.

  不过,革命党还是很陶醉在这种浮华之中的,早在南京打响了首义的第一枪的时候,孙中山就在考虑革命推翻清政府,成立民主共和政府,接下来的革命形shì,真的正中下怀,整个南方乱了,江西,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8个省的一起呼应。

  虽然,只是部分的城市成功,却让孙中山看到了希望,借助着几十年革命的大义,加上同盟会的影响力的,孙中山竖起了民国的旗帜,立刻引起了的众人的追捧,各省的督军,也开始联络,向着南京聚集过来的,一场声势浩大的革命,就此展开,这才是真正革命浪潮,各种建国和施政构想,都纷纷出现。

  孙中山的消息,从最开始,就没有隐瞒过,南京是亲自指挥,开始了很大程dù的串联,引起杨元钊和袁世凯的关注,特别是后者,对于孙中山在警惕的同时,也有些不屑,这也是他们一qiē顺lì的根本原因,袁世凯需要革命党搅风搅雨,这样他才有起复的可能性。

  一群革命党,只是依靠一些新军。这些新军之中,军官还大部分的被打倒。他们的又能够发挥出多少战斗力,本身。被北洋军的实力,就远比普通的新军强大的多,加上了一定的扩充之后的,北洋军有能力和信心,以一个镇的兵力,最少挡住的10个以上的新军协的攻击,整个南方,有没有30个协,还真的成问题呢。

  故而。哪怕革命党在南方气势如虹,看似席卷了整个南方,却是表面上的光鲜,袁世凯一直都按部就班,扩充北洋,训练士兵,高筑墙,广积粮,深挖洞。这个不是只有朱元璋那个假和尚才知道的。

  杨元钊关注孙中山的原因在于感慨历史,这个时空,因为他的蝴蝶翅膀,已经跟上一世有着明显的不同。历史上,首义的第一枪,直接被包头给扇飞了。有包头这么又粗又大的椽子在外面,谁还在意四川那边的绳头小利。特别是橡胶危机,在杨元钊的趁火打劫和干预之下。在中国产生的影响也没有前世那么大,当然了,那些投机的铁路建设组织者,还是吃了亏,不过没有清政府在前面,他们还遮掩的住。

  没有四川的护路运动,也就无所谓湖北新军调防,湖北的武汉也没有了起义的先决条件,首义是在包头,然后就是孙中山和黄兴回国了,在南京起义,而不是在武汉,而且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