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七章 俄军东来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军在德俄边境的施压,被俄罗斯的紧急调用人员支撑了下去,德国目前也没有完全做好战争的准备,面对着越来越紧张的局面,随时都有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欧洲诸国的斡旋,再加上两国本身也没有准备开打,最终,德国把部队撤到了二线,隐隐的防备着俄罗斯,而俄军也散去了紧急调集的百万大军,长时间的集中兵力,不但消耗大量金钱,也会让紧张的状态一直持续下去,俄国此时此刻,根本不想跟德国打。

  欧洲的紧张局势,因为德俄的收缩,渐渐的平静下来,两国如果真的擦枪走火,整个一战就会直接爆发,这不同于奥匈对塞尔维亚的战争,当时的德国还真的没想到,会引发的大战,英国承诺不介入到巴尔干问题,这才是奥匈宣战的根本原因之一,只是英国已经做好了准备,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而爆发。

  松了一口气的沙皇,再一次的想到了远东,整个俄国政坛开始重提远东战局,被一直以来都欺负的中国,居然会反击的大俄罗斯的同化,准备了好几年的蒙古计划,在西北出兵之下,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消散的无影无踪了,不但没有可能获得蒙古这个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获取对黄俄罗斯计划的重要一步,反而因为西北的反击,在远东扇了一个漂亮的耳光,21万大军,几乎失去了七成以上,只有两三万人,惶惶不可终日的逃回到了赤塔。

  败在德国手中,这不算什么。德国陆军的强大,有目共睹的,就装备上面就有巨大的差距,更何况训练和人员上面,德国的陆军。文盲率不足%,可是同时期的法国是%,奥匈帝国是22%,至于俄国,拿着军队当灰色牲口来用,恐怕要评也只能够评识字率。在低级军官那里都没有完全解决文盲,更何况是最底层的士兵了。

  重启对西北的作战计划,有一个巨大的问题是人员的问题,西北能够用差不多的人员,就彻底击溃了之前萨姆索洛夫带领的18个师的俄军。虽然可能是因为他本身的指挥失误,布鲁西诺夫重新过去,应该能够取得一定的优势,可是谁都不敢保证,20万是肯定不行的,30万恐怕也够呛,难道是40万。

  庞大的军队调集,需要一笔不小数目的资金。特别是远东那地方,运输方面简直是噩梦了,好在现在是夏天。如果换成冬天,西伯利亚的严寒,足以消灭任何的户外活动。

  尼古拉二世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面对着西北的反抗,等于是**裸的在他的脸上打脸,第一个念头是把他打掉。哪怕是俄罗斯财政比较的困难,尼古拉二世也大度的拿出了几十万美元。这对于一向小气的沙皇而言,已经是很大度了。俄国政府没钱,并不是说挤不出,既然沙皇都拿了几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