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一十六章 巴士拉新港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艘战舰组成的船队,一路的向西二区,从印度上岸之后,接收了来自西北的电报,对于兰芳计划作出了指示之后,杨元钊就把一qiē都放下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兰芳计划是经过了参谋部无数参谋,经过了2年的时间,才最终的整理成型的,初期也并不激进,只是把西北的实力,慢慢的展现在需要的人那里,别说不会被发现,即便被发现了之后,又怎么样的,小小的一个荷兰,总人口才几百万人,能够到达远东的又有多少,印度尼西亚作为荷兰在外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也不过是驻扎了5万多的正规军和不到50万的荷兰人。,

  荷兰跟德国是近邻,也在政zhì上向德国靠拢,通guò哈比的渠道,杨元钊得到了一些荷兰的描写,目前荷兰在印度尼西亚不过是一艘的7000吨级的普通老式巡洋舰,如果杨元钊能够把脚下的这一艘巡洋舰复制出来,分分钟干掉他,不说吨位上面的3000吨的差别,就说是战舰的性能,那是绝对的代差。

  至于荷兰的军制,算是复制德国,却复制的不像,以西北军队的实力,一个师最少能够对抗荷兰三个师以上,这是西北的绝对优势,对于陆军有足够的自信,这不但是一直大力兴建军队士官制度,武器装备的优秀也是一个极大的方面。

  船只一直向西,在越过了印度之后,没有顺着印度洋直航,而是来到了伊拉克。虽然走伊拉克会绕道的数百海里,但是杨元钊还是义无反顾的来了。从1911年开始,西北获得了巴士拉新港附近。接近30平方公里的土地,兴建了一个庞大的巴士拉新港,而在伊拉克,还有30万左右的工人,正在巴格达铁路上面,奋斗着,加上直线2400公里的铁路线,正在以超过人们想象的速度在加快,于公于理。他都需要过来看一看,视察鼓劲。

  30万人在遥远的异国他乡,足足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回去过,这对于任何一个人都是一个考验,虽然西北在基层建设和宣传上面,做的相当的到位,可是难免会有一些其他的声音,而他这个西北的缔造者和精神领袖的到来。必然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杨元钊的决定,跟穆默的想法不谋而合,穆默自从牵线之后,就没有再关注巴格达铁路了。情报系统之中传回来,国内长篇累牍的介绍,让他非常的清楚。这个巴格达铁路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是联络着同盟国几个大国的重要通道,另外一方面。何尝不是德国海外的重要港口,也是未来战争的唯一外来港口。

  穆默知道西北的重要作用,地处中国,才明白,西北拥有何等强悍的制造业能力,可以说德国需要的一qiē东西,西北都可以制造,从枪支到军需用品,粮食,衣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