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五十九章 海军起步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后,北洋和革命党对立,双方都在拉拢着北洋海军,这其中程壁光是倾向于西北的,可是西北没有港口,也没有出海口,海军再怎么强大也不可能上陆啊,这就形成了极大的分歧,在知道了这一件事情之后,杨元钊主动的让上海的人员,带话给程壁光,可以暂时在上海安顿下来,看看情况,因为西北的存zài,还有北洋和革命党形成的均势,上海作为一个特殊区域被保留了下来,而程壁光代表的北洋水师也是这个均势的一部分,在西北的支持,让海祈号和其他的三海巡洋舰,可以立足上海,军事补给什么的,也都由西北来供给。

  未来的海军计划,三海和旧时代的北洋水师留下来的种子,至关重要,他们是海军起步的基础,没有这些熟练的,经过了现代海军训练的人员,哪怕真的给100艘战列舰和航空母舰,西北也未必能够发挥出作用,海军,永远都是技术装备多,对人员要求高的行当,陆军可以发一条枪,随便训练一下上阵,可是海军,不经过必要的训练,新兵蛋子直接上战场,恐怕连仗还没有打,船就先沉了。

  好在,除了他们之外,杨元钊还有准备,在德国达成的协议之中,德国支援青岛船厂一揽子协议中,还有一项就是海军学院的建设,本身在青岛,德国有一个简单的西学学院,也开设有海员课,不过数量不大,这一次的一个附带条件,就是扩大这个学校的规模,从一个简单的学校,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学院,由东亚舰队和德国国内派出教官,进行海军专业学校的奠基。

  这些都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法,不是持久之道,跟陆军不同,中国没有一个相当于蒋百里这样的人物,想像西北军校那样,从一穷二白,直接蹦出每年3000,5000的毕业生来,几乎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够从的几十个人的规模,扩张到几百人的规模,这其中,还需要购买一些老式舰船,作为训练舰,每年的投入巨大,产出却相对较小。

  这些都只能够解决燃眉之急,最多是一批得到训练的士兵,加上之前水师的那些底子,或许能够把一只基础舰队给支撑起来,别说跟英国相比了,就算是跟近邻的日本相比,都比不过,除非另辟蹊径。

  飞机,这恐怕是杨元钊想到的唯一的方法,可惜这个时代,即便有能力兴建航空母舰,也没办法解决航空母舰的众多问题,航空母舰对于舰载机和海员们的要求更大,稍加疏忽,就是机毁人亡,战舰受损的后果,暂时真的没办法,可是陆基轰炸机却可以搞,以西北发动机上面的实力,加上一体机的材料,弄出来二战中后期的轰炸机,甚至大功率四发,甚至是八发的轰炸机都可以成为可能,天海一体之下,最少海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