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零八章 宁波船政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并行工程,从江南造船厂扩充开始,就已经融入到了江南造船厂的骨子里面,单独对一艘船来说,并行工程提升的并不多,可能一艘船建造所需要的时间,不但没少,反而还增加了,可是对于整个船厂的效率而言,却是极大的提升,8个万吨船坞,一年12-13艘船,这已经是大部分船厂的生产效率了,可是对于并行工程而言,却是可以生产27艘,几乎提升了一倍以上,在生产这些的同时,还生产了大量的小船,这也是江南造船厂效率惊人的根本原因。+◆頂+◆点+◆小+◆说,x.

  差不多万吨的船坞总额,年生产能力爆发到极限的话,效率几乎达到了船坞的倍,也就是说,每年造船能力全开的话,几乎是200万吨,这样的商船生产能力,在全世界的船坞之中,也算是难得的佼佼者。

  目前,就这些小型船坞,一方面是作为并行工程对于大型船坞的补充,另外一方面,就是实行渔民海军的战略,相对于江南造船厂的盈利能力,渔船的生产,更加被杨元钊看重。

  从上海下船,确定渔船设计之后,杨元钊这已经知会技术人员,在并行设计之中,兼顾生产速度的同时,让渔船的生产效率提升到最佳的程dù,故而在年产27艘万吨级货轮的可怕效率之下,小船坞的利用率更高,几乎达到了7倍,这还是船坞大部分生产小船的前提之下,没有最大效果使用的结果。

  三龙渔船在之前就已经确定定型,这段时间。累计生产出2500吨和1000吨以上的远洋渔船,800吨近海脱网渔船。陆陆续续的在江南造船厂下水,这样小型的。不超过1000吨的渔船,全部采用焊接的技术,特别是300吨以下的,甚至可以不用,或者少用船坞,架起来就可以施工了,只要人员够,生产起来速度快多了。

  从年前开始,江南造船厂累计生产。1000吨以上的渔船17艘,800吨拖网式渔船32艘,500吨125艘,300吨以下的343艘,生产速度极为惊人,几乎平均下来,一天都好几艘。

  庞大的生产能力,在小渔船上面尽显无疑,可是生产出来的东西。迟迟不见有人领走,全部资料和加工费,都是由西北银行负责的,原料直接从西北运来。需要多少,就运来多少,工钱也是由西北银行拨付的。从来都不见减少,这么多船堆在这里。总不是一个办法。

  在1913年的正月刚过,3月多的时候。西北银行终于有了动静,一直都静静的放在泊位之上的快600艘船,被一次性的提走了,甚至为了开走这些船,江南造船厂还临时的聘请了一部分的船老大帮忙,这其中还有部分的外国人。

  拖网式渔船,基本上都是机帆船,依靠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