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次巴尔干战争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桌会议上面,通guò了几轮的交锋之后,西北更多的是在退让,南洋商人获得了不少的好处,甚至连一些基础设施,都会由西北帮助建设,在签订了意向之后的,可以装备的10万人的军火,超过600名专业的军事训练人员,会在一个月之内前往婆罗洲,南洋商人抽调的人员,也会前往婆罗洲。

  这部分人员会暂时在婆罗洲训练一小部分人,用于南洋方面的安保工作,当然了,西北方面更多的是建yì,把人员安排到西北农场的种植园里面,有南洋师的保护,加上西北农场在远离海边的内地,形成了一系列的防护体系,几乎每一个的农场,都是整合起来,经过了细细布置的防护工事,这样安全性能更高。

  南洋方面,谨慎的表示赞同,却没有确定下来,这牵扯到了几十个大型的家族,加在一起,可能有数万人,在婆罗洲的当然愿意了,其他人,就没那么容易了,最少,在马来半岛上面,还感觉到比较的安全。有些事情,必须要亲身经历,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他们需要回去认真的商议,西北方面,也没有强求。

  南洋代表团,在西北一共呆了14天,差不多是快5月份来,走的时候,已经快要六月了,他们的到来,跟西北签署了一笔数目不小的订单,顺便的,也签署了一定的协定,从此,西北在南洋方面的活动,可以不在偷偷摸摸,以南洋华人。或者是土著民族的名义,这样的安全性能会更高。

  不过。1913年,注定不是以亚洲。或者说是以南洋为核心的,甚至连杨元钊也是如此,在南洋的商人还没有回去的时候,他的目光已经转向了欧洲方面,因为那边又有乱子了。

  5月15日,在英国的主导之下,土耳其和巴尔干联盟,在伦敦签署合约,基本上宣布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束。土耳其因为顶住了四个国家的进攻,最终签署的协定,土耳其表面上没有多少损失,可是实际上是吃了不小的亏,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对方直接割走,这倒也罢了,到现在为止,巴尔干联盟依然没有退出实际控zhì线。伦敦和会,在某种意义上面,只是一个空协定,没有任何实质上面的后果。

  土耳其因为在第一次巴尔干战争之中大伤元气。哪怕心中不满,却也只能积蓄力量,这其中。来自中国的军火,成为了重要的砝码。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装备,中国的质量更好。且价格略微的便宜,最关键的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所以,短短的3个之间,土耳其陆陆续续的购买了亿美元的军火,基本上,都是以普通的武器和大炮为主,在短短的3个月的时间之中,恢fù了元气,积累了不小的战斗力。

  土耳其一直都在等待,等待在英国订购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