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八十九章 装甲进程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吨左右的重型坦克也跟着出现了

  吨位永远是坦克的基础,事实上,第一次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的坦克,无论是大水箱还是法国的雷诺,都是20吨以下的轻型坦克的,自重和速度都非常的缓慢,以杨元钊的眼光看来,根本就没有后世的实用性,从某种意义上面,说,只是英法被壕沟战折磨到了无法人受到额程度之上,硬生生的拼凑出来,突破壕沟战的武器,大水箱的速度不过是3公里每小时,只是一个移动的铁壳子而已,至于雷诺稍稍快一点,却还是赶不上后世装甲的性能。

  这样的武器,面对无防护的步兵和没有大口径火炮支持的阵地的时候,有出色的效果。可是缓慢的速度,很容易被后方的战略炮兵所覆盖,特别是以一战时期的炮火密度。杨元钊制作的坦克,是为了让他成为一种攻坚武器,而不是一栋的棺材,坦克在初期的有了巨大的作用之后,很快就变成了移动的棺材。所以,坦克跟战列舰很类似,速度,火力,甚至是防护,必须要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

  600马力发动机这是基础的,要知道,二战时期的主战重型坦克的的,他们大部分的发动机的马力都是600马力,从T34到虎式,再到美国和英国的主战坦克。

  虽然还有众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但是火炮技术,防护装甲,甚至防护理念,都是世界一流的情况之下,西北的重型坦克已经有了基础。

  西北的研究人员,在着力的解决的时候,这个坦克怎么越来越像是后世的T34了,其实也难怪,杨元钊所提出的这些要求,甚至连耐低温的性能,都是参照着苏联的坦克来提出的,世界上很多东西,基本的道理都有一定的共性,在坚固了这些方面之后,装甲车很自然的就向着苏制的设备上面而去了。

  作为整个西北,最先装配了装甲的部队,独立装甲一旅和特种装甲一团,他们是最先接触到装甲部队的部队,强悍的装甲性能和训练有素的部队让他们对于自身的实力非常的有信心,不过现在,突然让他们参加演习,配合第11军的演习,这多多少少让他们意外了,装甲一旅和特种装甲一团,全部都是高配的,旅长是少将,团长也是准将,基本上相当于别的部队甲等师和乙等师的军衔了,从成立开始,一直都是独立训练的,现在接到这样合练的命令,多多少少有些让人奇怪。

  轰鸣的声音响起,装甲一旅拥有250辆一型装甲车,而特种装甲一团拥有112辆坦克,其中重型的27辆,中型的35辆,剩下的全部是轻型的,类似战术演练也经历过,装甲一旅哪怕是数量更多,碰上重型坦克也是完败,也就是普通的中型和轻型坦克可以抵挡一二,现在要跟全步兵的部队进行合练,对于他们而言,简直是手到擒来,正因为熟悉手中的武器,他们才清楚,装甲力量到底是多么的强横。

  红色的信号弹无人荒漠的上空升起,按照演习的预案,他们需要穿过30公里左右的区域,突袭前方已经构筑阵地的3个师的步兵部队,他们早在3天之前就已经进场,构成比较坚固的立体阵地,他们的演习项目,就是如何突破这个阵地,以最小代价获得成功。(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