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九十七章 人体药理实验_钢铁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市场,入与不入这是一个最初的关卡,在成功的度过了这个最初的关口之后,一切就顺理成章了的,中国庞大的人口资源,杨元钊带来的,基于后世理念的流水线和先进的生产机器,无不让西北的产品物美价廉,极具竞争力,这种情况之下,才造就了西北的产品风靡全世界。

  跟磺胺的研究同一个研究所,累积投入了1亿美元,这两点如同两个巨大的砝码一般,高高的挂起来,谁都知道,杨元钊对于他的重视程度,绝对是史无前例,只要这个药品有之前磺胺的一半威力,无论是投入,还是杨元钊的重视程度,这些都不是他们任何人能够窥视的。

  杨元钊到来的消息,很快在第一生物研究所传开了,第一生物研究所的负责人宋万和主管青霉素研究的负责人郑宇双双的来到门口迎接,哪怕是日理万机,杨元钊也非常关注青霉素,不但命令秘书们随时的观察青霉素的进度,而他本人,在过去的4年时间之中,也6次的来到研究所视察,无论是宋万还是郑宇,都认识他。

  西北在过去的6年之中,发展的太快了,短短的6年时间之中,从一个一穷二白,什么工业基础都没有贫穷国家,发展到拥有多个门类,不同种类工业的国家,而跟着西北发展而出现的研究者,从最开始的外国研究者,逐步的变成了本国研究者,本身少部分拥有足够基础的中国人,又在高强度的研究之中,逐步的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两者结合起来,就诞生了中国最出色的一批年轻的科学家。

  中国不缺乏位置,缺乏的是指挥研究的人,如果西北拥有足够多的研究员的话,杨元钊可以把后世的大部分项目,都在西北开发出来,可惜,到现在为止,还有一半左右的研究院,是在外国的主导之下的,一些对于国家和体系有深远意义的项目,还有一些前瞻性的项目,根本无法继续下去。

  简单的问候了一下两个人,顺便询问了一下青霉素提纯的过程,在任何时间之中,钱和人都是现成的,这两种东西,对于有确定目标的项目,总是有着巨大的作用。最初的研究,只是在提纯和分离菌株之上,进行的非常缓慢,接下来,对于青霉素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速度才加快了。艰苦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在一系列的失败了之后,西北分成了上百个课题组,从世界各地进口甜瓜开始,取得了突破,在一种甜瓜之中,发现了大规模的提取青霉素可能,青霉素的产量开始有了巨大的增长,从原来的实验室生产,进入到了小批量生产。而这一次,更是从甜瓜进展到了玉米配置溶液,在特定的玉米配置溶液之中更进一步,不但浓度达标了,产量也大幅度的增长了。

  现在,青霉素的单位,已经从十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