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密旨不密(140章的内容和139章发颠倒,已经更改)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皇子和袁贵妃,都下落不明,只有邱公公保着定王到了永平,现住在临榆县城内......本官和田公公应该可以保定王殿下无虞。”

  田存直也道:“请冯抚台回报皇上,就是臣田存直便是粉身碎骨,也会保全定王殿下!”

  能不能保住定王,王永吉和田存直都没有把握,关键要看吴三桂和朱慈烺!

  因为崇祯皇帝就四个在世的儿子,现在永王和五皇子都下落不明,只剩下朱慈烺和定王朱慈炯二人。如果朱慈炯没有了,那朱慈烺就是独生子了......这回让朱慈烺在和崇祯的斗争中处于非常有利的地位。

  冯元飏点点头道:“有二位力保定王殿下,皇上应该可以放心了......既然定王殿下到了临榆,本官还是要去拜见的。今日时候尚早,二位不如和本官一起走一趟吧。”

  “好好,”王永吉道,“那咱们就一起去吧。”

  ......

  同一时间,吴三桂已经从陈圆圆那里拿到了吴襄、吴三辅、吴三妹分别书写的亲笔信,正在自己的书房里面细细看着呢。

  三封书信都是为朱慈烺说好话的!

  都说太子爷天纵英才,特别善于掌控人心,不仅能给人画大饼,而且现成的好处给起来也不手软,又能和将士同甘共苦,还处事公道,能够立威。凡是跟随他的兵将没有不服他的!

  所以大明朝肯定是能中兴的!这一点根本不需要怀疑!

  不过在好话之外,三人却对吴三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吴三妹当然是希望哥哥感觉带兵去大沽口的,在她看来,有吴三桂保驾,朱慈烺就不必再以身犯险了。

  而吴襄和吴三辅,却都希望吴三桂可以取中下二策——将来或是留镇北京,或是永镇太原。

  总之,就是要在外拥兵,镇守一方。只有这样,老吴家才能内外呼应,长保富贵!

  父子俩都这态度,却是让吴三桂吃了一惊。如果吴三辅是这个意思,那倒是正常的。现在他正得宠,俨然是一军之主了。如何哥哥吴三桂南下,他的地位很可能不保。

  可是老爹吴襄也不让吴三桂南下......这是为什么?父子兄妹四人合力不正好把持朝政吗?为什么把实力最强的吴三桂留在外面当割据军阀?

  难不成这个太子殿下真的特别善于掌控人心,把那个啥子克难新军完全控制了,没老吴家多少份额了。所以老头子害怕吴三桂的那点实力也被朱大太子划拉过去?

  如果真是那样,那自己还真不能南下,还是取个中策,老老实实的守在山海关看情况吧。

  吴三桂正思来想去琢磨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个陕西口音的官话。

  “爵爷,陈姨娘做了点江南口味的小菜,想请老爷过去。”

  听到这声音,吴三桂就是一愣,自己家里什么时候有陕西人?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