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4章 大奸商,大债主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一个“稳健”的债券市场,也少不了一定程度上的抄卖——没有人抄卖,交易就会极度萎靡,交易萎靡,流动性就差。没有了流动性,债券的收益率就必然会上涨......而平西军、朔方军这样的方镇,根本承担不了太高昂的利率。

  所以在第一期平西藩债和第一期朔方藩债上市之前,抄卖活动的布局实际上就已经开始了。

  由于这两个藩债的兑现条款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都是撤藩才能兑现本金!

  而且这个“撤藩兑现”是由大明朝廷以圣旨大诏的形式提供了“全额不可撤销担保承诺”的,以朱慈烺的信用度和大明朝廷如今的财务状况,这份“全额不可撤消担保承诺”是完全可以相信的。

  所以两个藩债还本是有保证的,问题只是什么时候还?

  在还本有保证但无期限的同时,两个藩债的票面利率又过低,年利率只有百分之六。

  这个利率搁在后世已经相当不错了,但是在17世纪可不行......17世纪是贵金属货币的时代,没有核动力印钞机,连蒸汽动力的印钞机都没有,连手工印钞机都没有!

  所以“资金市场”是卖方市场,全世界的利率都偏高。百分之十都是很良心的利率,百分之六的资金成本简直跟白给一样!

  在利率偏低的情况下,两个藩债上市即破面值是肯定的!

  而跌多少,就是由“撤藩预期”的高低所决定的......

  如果两个藩镇马上就要撤了,那么债券的“含息价”完全可能高于面值。

  如果两个藩镇100年后才会撤,那么债券价格可就跌惨了!

  所以这两期藩债的条款设计的非常坑人,黄江和苏生这两个银行家真是太奸诈了......在以后的青史上,他们两个都是不要脸的大奸商!

  “涨了,涨了,又涨了......隔壁海商行挂出的牌价已经到了60两了!”

  “60两啊......昨天才40两啊!一天时间就涨了二分之一啊!”

  “还要涨!怎么可能不涨?朝廷设立两藩就是为了攻打四川的流寇,打完四川肯定要撤藩的!”

  “打完四川就撤藩?消息可靠吗?”

  “怎么不可靠?没看见邸报上怎么说的?吴三桂当了川陕总督,王永吉当了陕西巡抚......打下四川,吴三桂肯定要入川的,两藩精锐也会跟着一起入川,不撤藩,难道把四川也封给两藩?”

  “那怎么可能,朝廷怎么可能让两藩继续做大?而且有了四川的土地,两藩将士怎么肯回陕西去受穷?“

  “可是四川也不好打吧?”

  “怎么不好打?三路齐发,平西、朔方两藩由陕西南下,朝廷大军由湖广西进,退到贵州的川军再向北打。流寇三面受敌,还不是死路一条?”

  “对,对,就是死路一条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