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29章 快给额准备不平等条约_抢救大明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锁拿。

  而在重庆府十八坊中,有八个属于议政八王和他们的属下,也就是官坊。其余的十个坊又分成工坊和市坊。

  工坊中包括了作坊和工匠的住宅,每个坊都生产一个大类的手工业制品,分织造坊、木器坊、造船坊、冶金坊、铸钱坊、车马坊、甲胄坊、兵刃坊、铳炮坊、火药坊,全都属于大顺工政府管辖。

  居住在其中的工匠分成“大匠”和“上番匠”,“大匠”是工部特别选出的能工巧匠,充当匠头,人人都有大顺的官身和职田。而“上番匠”则是从各州府征调来临时服役的匠人,一般是三月一轮。

  市坊则是重庆府的商业区,分东、西二市,市面不大,而且禁止五品以上官员入内,以免官员被腐朽的商业活动感染......当然了,五品以上官员的家眷可以入市,但是不得从事商业经营,只能发卖田庄所产之物或是俸米。

  而勋贵和官员经商在大顺这边,是绝对禁止的!

  在东西二市中经营的商人,一律都有“市籍”,有大顺的重庆府衙严格管理。

  专卖的商品很多,铁、盐、茶、酒、火药、牛皮、硝石、硫磺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一大堆,统统要专卖!

  所以大顺的工商业活动是不可能发达的,这当然也是大顺朝廷刻意追求的结果。因为工商业发达会对大顺的地主兵产生腐蚀效应,一个地主兵也就能分个百余亩地,地租收入不过几十石米,这笔收入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负担上番时候的口粮,还要承担自身装备的盔甲和冷兵器的费用,其实还是非常拮据的。

  如果花钱的手松一点,很容易就负债累累了!

  地主兵这个行当,看起来很美,但是却要考验士兵的经营能力,而砍人和经营,又是两条路线。

  而那些刀口舔血的人,往往会看清钱财,花起来也就没数了,如果处在一个高度商业化的社会当中,很容易破产。

  虽然已经努力到了极点,但是李过还是有点忧郁,今儿上朝的时候,依旧是愁眉不展。

  因为努力不等于有好结果啊!从汉中、永安(夔州)、遵义三处前线传来的消息都不好。

  陈永福、刘进忠和高一功都吃了败仗!

  现在明军的装备和训练越来越好,军饷和补给也越来越足,当然就越来越难对付了......

  “皇爷,”在刘宗敏和孙可望报告完了前线如何吃紧之后,左辅牛金星从站出来接着报告了,“黄澍回来了。”

  “哦,”李过点点头,“是装在棺材里送回来的,还是装在盒子里送回来的?谥号想好了吗?要不要追封一下?”

  黄澍被打发去缅甸的时候,满朝文武都不看好,这一去又是好几个月不回,所以大家都以为他被缅人杀了!

  “皇爷,他活着回来了。”

  “还活着?”李过摇摇头,“他也真是命大......算了,差事没完成也不是他的错,赏他10石大米压压惊。”

  “皇爷,他好像把差事办好了。”

  “什么?”李过一愣,“他,他把差办好了?莫不是在骗额吧?”

  李过可是垂拱而治的明君!

  就算他一时糊涂,还有“议政八爹”呢!

  “皇爷,他还带来一个称臣朝贡的缅甸使团......使团正坐船沿江而来,黄澍先一步来重庆报喜的。”

  李过难得露出了笑脸,“那赶快让他上殿,得重重有赏!”

  “皇爷,太子爷,几位议政王爷,”牛金星又问,“缅甸的使臣就要来了,咱们是不是应该准备一个条约?”

  “条......约?”李过眨巴了一下眼皮,“这是什么?”

  不平等条约啊!李过眼看就要从农民起义领袖进步到大殖民者了,居然不知道不平等条约,这也没谁了。

  “就是个宗藩契约!”牛金星一本正经地说,“这是天朝惯例,朱明也是这样干的,上回和安南签了一个《宗藩条约》,最近又和暹罗签了《宗藩条约》。”

  “既然是惯例,”李过道,“那额们也准备一个?”

  太子李来亨插话道:“这个条约怎么弄啊?”

  “简单!”孙可望接过话题,“照着朱明的《宗藩条约》抄一个,把国名一改,再叫缅甸人签了不就行了!”

  办法真好,这八王共治就是不一样啊!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