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十四章、应付了事_神圣罗马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怎么可能做到?

  就算是现在国际粮食价格低迷,等农民自己调节种植习惯,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政府不可能直接规定,让农民去种植什么。农业产能过剩,和工业产能过剩也差不多,一场危机过后,市场会做出选择进行优胜劣汰。

  如果我们强行削减产能,除了引发一场大乱外,根本就没有任何价值。

  奥地利人这是在向我们示威,他们想要用低迷的粮食价格,逼迫我们向他们妥协。”

  马尼洛夫可不傻,作为农业大臣他非常清楚现在俄国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多高,这个时候要他们削减产量,那是出力不讨好。

  俄罗斯和奥地利是完全不一样的,两国的国情千差万别。维也纳政府在出台法律后,就遏制住了种植粮食的土地面积上涨。

  政府高层的大贵族只要带头,在自家的土地上改种经济作物,还是会有不少人响应的。俄国贵族那就不一样了,改种经济作物看似容易,问题是他们卖给谁?

  这是农业国和工业国的差距,奥地利产业齐备,交通、通讯都比较发达,信息相对透明化。

  这些处于社会上层的贵族们,想要了解市场行情还是非常简单,知道种什么会有销路。

  俄罗斯帝国就不一样了,本土工业才刚刚起步,糟糕的交通又隔绝了通信,不要说电话了,就算是电报都没能够普及到每一个城市。

  就算是有人想要改种经济作物,都不知道该种些什么?即便是种植出来了,也不知道该把东西运到哪里去卖。

  缺乏有效的销售渠道,大家自然只能进行保守种植了。粮食价格怎么样姑且不论,至少粮食好卖,有商人来收购。

  要是种植经济作物,那就必须要考虑清楚了。如果周边有相应的工厂,那没有问题,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种植。

  要是没有工厂,那么就必须要成规模,要是产能不足,可能连运输成本都不够。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马尼洛夫侯爵,请先冷静下来。不要忘了奥地利才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这么下去他们的损失最大。

  原粮价格血崩后,成品粮价格也在不断下降。如果持续下去,最终这些加工企业也难逃一劫。

  为了保护国内的企业,维也纳政府已经给这些企业减税了,不过奥地利人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的份额,还是在不断缩水中。

  拿到了廉价的原材料后,被奥地利打压的各国粮食加工企业,现在也开始蓬勃发展。

  如果供过于求的情况不发生改变,原粮价格持续低迷下去,欧洲各国的粮食加工企业很快就可以发展起来。

  从利益的角度上来说,奥地利人发布的倡议书,更多还是为了保住国内的加工制造业。

  不管怎么说,现在奥地利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粮食出口国,即便是重新开辟了英国市场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