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八章:激烈的反应_光荣使命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政府的正规军比了,就连八路军的小团也比不上。

  但是汪伪政权建立之后,由于有了这个“统一”伪政权的管制,因此日军在伪军的招降以及组建方面可以说没有了后顾之忧,因此,从此以后伪军的数量激增,这在历史上可是有证可查的。

  在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争规模空前扩大,面对美军猛烈的反攻,日军的战略重心逐渐转移,“南方军”自当成为最精锐的战略集团。为抗击美军可能登陆本土,“国内军”也通过总动员而使自己空前膨胀。关东军全部精锐师团和“中国派遣军”大部主力师团都调往太平洋加强“南方军”和“国内军”,成为战略预备队。此后的“中国派遣军”只有27个师团,而“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120个师团,不但占日本陆军师团总数的70%,而且云集了绝大部分精锐师团。至日本终战时,日军总数为720万,其中“中国派遣军”105万,不到15%;向苏军投降的关东军68万,占9%。在太平洋战场向以美军为首的盟军投降的“南方军”和“国内军”合计约550万,占76%。由此看出,在日本军部的部署中,中国战场并不是日军的主战场,投放在中国战场的军队,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也不是其精锐师团。

  但是即便是如此,为何拥兵几百万的国共双方却没能够提早结束国内的战争?盖因在许多战斗场合,中国人不是与日本人打,而是中国人在打中国人,或者是中国人的“单打”在对中国人、日本人的“混合双打”,与国共双方打的那一部分中国人就是伪军,他们的数量巨大。因此老百姓就说:“地雷一响,炸死三个鬼子,十八个伪军。”

  其实这种事情早在开战初期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淞沪会战时就屡见这样场景——伪满洲国的军队在坦克车前面冲,日军则跟在坦克车后,都穿一样的军装,使一样的武器。只有当被俘后,中国士兵才清楚这些人高马大的家伙是来自松花江畔的东北人。

  汪伪政权的建立,是日军“分而治之,渐之殖民化”策略的巅峰之作,随着战争的扩大,国民党敌后武装开始急剧衰落,大批刚买的部队投敌,出现了“降官如毛,降将如潮”的局面。一时间,招牌林立,山头各异,如治安军、兴亚同盟军、蒙古军、剿共军、皇协军、防共军、绥靖自治军、联防救**、和平建**、绥蒙联军……

  这种风气必须得到制止,最好的办法就是杀鸡儆猴,让那些汉奸们在当汉奸的时候摸摸自己的脑袋,看看自己吃饭的家伙还在不在。

  汪伪政权成立后,对此最为恼火的不是陈锋,而是重庆的老蒋。嘴皮子上的功夫耍完之后,老蒋又采取了实质性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