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章:战场新变化_光荣使命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车可以与陈锋所部装备的霞飞轻战车相抗衡。

  经过几次坦克之间的对抗,日本人也发现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他们之前引以为傲纵横支那战场的九四式、九五式战车都已经被淘汰了,几次大战下来所有的九四式战车和绝大多数的九五式战车都成了战场上的残骸。真正在战场上有一定生存能力的只有九七式中战车。

  为了应对陈锋所部的坦克部队,日军大本营决定将华北的战车部队全部换成九七式中战车,甚至大本营还向设计院研究下达了研制重型坦克的任务,并且准备将重型坦克的投放到华北战场。

  不过在重型坦克量产之前也只能用九七式中战车了,日本人也清楚他们的九七式和陈锋所部现在装备的那种“重”型坦克根本就不在一个级别上。要说差别,就像现在奥迪和奥拓的差别。

  尽管九七式是日军到目前为止最为成功,本最有名的坦克,而且还是一种中型坦克。这种坦克于1937年设计定型。并开始装备部队。它名为中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只有15吨,只相当于别国的轻型坦克。它有4名乘员,装一门57mm短身管火炮,装甲厚度一般为25mm。采用风冷柴油机为动力装置,不对称的炮塔,铆接结构装甲车体和炮塔。无线电台的框形天线和主动轮在前,是97坦克的几大特征。

  而陈锋所部装备的霞飞轻型坦克,霞飞轻坦克采用的是传统的美国坦克总体设计,及发动机后置。主动轮前置的单炮塔设计,但是在最初的设计中很有意思,其采用4人乘员组,即正副驾驶,车长,炮长,在战斗时,副驾驶要爬到炮塔里充当装填手,但是这点很快就被改变,炮塔内有了专门了装填手,其布置为:车长炮塔左侧,炮长炮塔左侧车长之前,装填手炮塔右侧,驾驶员车体左前,副驾驶车体右前。

  车体长米,宽3米,车高到炮塔顶,到之高射机枪座,算上机枪履带中心距,车底距地面高,履带宽,履带接地长,车重38750磅,对地面单位压力磅/平方英寸,炮塔座圈直径。使用t72e1型履带,每侧各75块,如使用t85履带则要更换主动轮。

  总体上来说九七式战车和霞飞轻坦克的性能相差无几,但是由于日军的装甲兵的素质要比第八战区的装甲兵强一些,所以在霞飞坦克与九七式中战车的对决中,陈锋所部吃了一点亏。而陈锋所部的装甲部队通常的轻重搭配,在轻坦克与九七式对决中处于劣势,而当t34与九七式对抗中,t34就是秒杀九七式,因此这次坦克大战陈锋所部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却损失了一部分轻坦克。

  陈锋所部的南下的这三路大军中,也只有南宫方向的这一路进展的比较顺利,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