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53章_方晟赵尧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是集团旗下企业良莠不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两极分化严重。改制后优质资产整合起来后能够引导企业精益化经营,突出主业,打造品牌,优化产业链布局,大幅提高企业运营能力。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增强,对抗债务风险更有底气,信用评级、融资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但另一方面集团客观存在相当数量的“僵尸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库存积压如山、债务累累无偿还能力,经营几乎陷入停顿。

  方晟等领导们心知肚明“僵尸企业”就是集团优质资产蓬勃兴旺的原因,它们的存在基本上只起到承担巨额债务要挟银行不断供的作用,这一招以前好使,改制后亲兄弟明算账,必须通过企业清算破产等方式予以“消灭”,实现市场出清。

  那就需要市区两级正府、银行等绿灯放行,还要妥善安排“僵尸企业”留守职工的去向,确保不产生新的劳务纠纷。

  二是关于历史上存在的虚增资产处置问题。过去为业绩、品牌、声誉等原因包括固建重工在内的国企普遍存在通过资产评估虚增利润现象,虚增不会给企业带来真实经营效益反而增加财务成本,加重企业负担。但在一定历史背景下“逐年上升”、“国企朝气蓬勃”、“经济主心骨”等等标签,使得类似行为更多掺和正治正确因素,换而言之作为企业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当然也不排除主局者为晋升而抬高业绩。

  国产资产增加了大家都很开心,但核减却没那么容易,稍有不慎便会落得“侵吞”、“国有资产流失”、“造成重大损失”的罪名,必须经京都、原山省、渚泉市三级国资委点头认可,各级国税局、财政局等相关部门配合操作,地方党政主要领导同意才行。

  层层级级,哪个环节稍有畏难情绪或稍微卡一下,这事儿就办不成。

  也不算集团给领导小组出难题,主要责任也不在集团以及沈煜能、尹荣这班高管,凡事只要打上“历史”烙印就变成剪不断理还断的问题,没法说理。

  果然,省国资委主任汤浩炜第一个打起了太极。

  “我看过尹荣同志送的报告,一百多个亿虚增资产很吓人呐,抵得上普通规模省属企业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陈年累月搞虚假繁荣如今要算总账了。怎么办?我想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不能指望依靠一个契机解决所有矛盾,那样必然产生新的矛盾,给后人留下无数问号和不解……”

  张荦健附合道:“浩炜说得不错,这也是前期市里和集团一再会商始终没能拿出具体措施的原因,历史包袱太沉重了,重得大家背负不起。”

  汤浩炜道:“我的意见是不是这样,前期凡拿得出书面东西的虚增行为国资委一律认账,以后查起来我们也交代得过去,比如传真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