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尾声+后记_他以时间为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才能证明时间来过。

  “走吧,去看看85窟的情况。”江执说了句。

  一行人出了窟。

  风沙起,戈壁浩瀚,遥远的天际似乎又能听见骆铃声。黄沙遮了几人的身影,他们渐行渐远,最终湮在无尽的天际与风影中。

  是凡人之躯,却以众神之力,来与时间抗争。

  ……

  敦煌定若远,一信动经年。

  我不是佛教徒,不相信转世,不过,如果真的再有一次托生为人,我将还是常书鸿,我还要去完成那些尚未做完的工作。——常书鸿

  如果此生找不到自己心灵安顿的地方,如果心灵一直在流放的路上,就犹如生活在漫漫长夜中。当下就是涅樂,当下就是佛国净土,明白了这点,莫高窟岂不就是我的佛国,我此生的净土。心的力量真是无比强大!而心的强大,就在于正定,在于守不移。——樊锦诗

  李云鹤:什么是工匠,工匠就是时间。

  曾经有人说,与时间赛跑,注定是场输了的比赛,他们却逆天而行,哪怕耗尽一生,也要为后人留下不可复制的文明。

  ——后记——

  《时间》即将完结之前,我突然心生伤感。

  将近两年的时间,情感似乎都在围绕着敦煌、石窟、塑像、修复和各种病害,这些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有人说,你太高估自己了,写本小说并不能改变什么?或者,你认为自己能改变什么?

  我不想去改变,也无法改变不了什么。

  石窟仍旧一天天老去,保护敦煌的人也在一代代成长。这本书写来的目的,就是想要致敬那些人,那些将敦煌奉为信仰的人,如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孙儒、李其琼、李云鹤、李贞伯……等等的老师们。

  致敬,大概就是我能做到的了吧。

  或者有朝一日,你们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也能突然心生冲动去到敦煌,赏大漠孤烟,在众窟之间寻找内心的平静。

  曾经一度我唯恐自己完不成这部小说,敦煌是净土,我深生敬仰。好在,今天交了份尚算满意的答卷。

  也有读者好奇我在写作过程中会听哪些音乐,在这里也一并分享给大家:如《敦煌》、《丝绸之路》、《EndofMyjourney》、《Rise-EpicMusic》……

  听得最多的当属闫月老师的《敦煌》。

  希望大家也能喜欢。

  就这样,完结。

  他日再见。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