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9章 计划关键一环!_把抽卡系统上交国家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技术真正的带到华夏来。

  如果是再过个十年,甚至是五年,这事怕是想都不要想了,然而现在却是极好的机会!

  在这几年,光刻机虽然也重要,但是因为做得厂家相对多,技术差距并没有拉开,所以并没有后世那般抢手。

  而要论赚钱的话,这东西单价自然是赚钱的,可是总的市场规模其实并不大。

  因为光刻机并不是直接面向消费者,所以即便是到了2020年光刻机这么受重视的情况下,其实市场规模也就只有一百多亿米元而已。

  和那些几千亿、几万亿市场规模行业相比,那真的是差太远了。

  所以光刻机的战略意义远大于其经济效益。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公司都会看到这个战略意义,或者说看重这个战略意义。

  阿斯麦的大股东飞利浦就没有看上这一点。

  阿斯麦的光刻技术最早是在80年代初在飞利浦公司孵化的,当时因为光刻市场太小,飞利浦没有太大兴趣,但是又没有其他的大公司愿意合作,于是就选择了和荷兰当地的一个小公司合作。

  阿斯麦在1984年成立时只是一个31个人的小公司,即便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到现在公司的整体规模也并不是特别大。

  而飞利浦也一直并不认为阿斯麦能够成长为太大的公司,所以在1995年公司上市时,就抛售了不少的股份,1997年再次抛售了一部分股份,此时手里大约还有百分之二十几的股份。

  具体的数值林晓记得并不是太清楚,但是前一世在炒冷饭报道过阿斯麦的他却清楚的记得,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后,飞利浦出售了手里绝大多数的阿斯麦股份,这个数字大概是20%。

  事实上,飞利浦在后世一直走上了卖卖卖的道路,摊子铺得太大的它卖掉了不少集团认为并不是核心业务的板块。

  生产光刻机的阿斯麦只是其中之一,只是飞利浦的高层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家公司的市值会在未来远远超过飞利浦本身。

  正因为记得飞利浦在2000年会有出售阿斯麦股份,所以前一段时间林晓一直叮嘱董美兰帮忙留意这方面的消息。

  不过之前,董美兰一直都说没有相关的消息传出。

  而现在,董美兰打了电话来说已经了解到飞利浦要出售阿斯麦股份的消息,林晓自然是欣喜若狂。

  “林总,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飞利浦马上会派出代表到硅谷,寻找接手阿斯麦股份的下家。”

  董美兰在电话那头说完,林晓当即说道:“你想办法打探消息,看能不能和对方接触上,我会订最近一班从明珠飞硅谷的机票。”

  “好的,林总,那我到时候来机场接你。”董美兰立即应道。

  挂完电话,林晓第一时间就取消了回燕京的机票,直接定了一张飞米国的机票。

  这事,可一点都耽搁不得。

  如果真能买到阿斯麦百分之二十的股份,自己就能够介入到光刻机行业!

  这不仅意味着自己补足了芯片计划中的关键一环,还意味着一旦林本健提出浸润式光刻技术方案的时候,自己就能够最快完成光刻机与芯片制造两端的结合!

  当然,林晓的野心还更大一些。

  如果整个计划真能够按自己设想的推进,那这关键的一环就会真正让自己的布局在这个行业奠定绝对话语权!

  届时,可就不是谁说卡脖子就能卡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