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咱也有战舰了_民国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湘是没兴趣的,修也修不好,王九龄就只好把那艘军舰捞起来,免得阻塞河道,反正上面的发动机是有用的,还有没有损坏的火炮,尤其是上面127mm/50倍口径炮,王九龄还没有,正好里面还有很多炮弹,王九龄正好正好在附近建了一座小型的要塞,可以扼守金沙江,谁要是想到从金沙江水路攻击王九龄那已经不可能了,军舰大了会搁浅,小了要塞的127mm炮就能一炮干掉那些小炮艇。能用的王九龄都拆下来,不能用的就炼铁制造步枪。能造军舰的钢铁绝对是上等的钢铁。

  王九龄前世最喜欢看关于历史架空和军事的小说,自己也写过架空的网文,所以对于简单的步枪是略知那么一点,后世看过很多步枪的分解图,不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ak-47、中正式步枪和54式手枪,其他的就没有什么印象。

  中正式一枪过去只要打中人不死也是重伤,其次“中正式”的另一个优点是,内部机件、构造均大体相同,包括枪机在内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锉即可互换,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中正式步枪参数

  口径:毫米(中国旧称七九口径)

  中正式步骑枪的作业原理:旋转后拉式枪机,毛瑟式前栓榫锁定,手动

  弹仓容量:内藏式弹仓,5发,桥夹装弹

  弹药:毫米

  初速:810米/秒

  表尺射程:2,000米

  枪全长:米

  枪管长:600毫米

  瞄准具:表尺照门,刀片形准星

  刺刀全长:毫米

  全重:4千克

  而五四式手枪在中国从建国开始道2012年度还在大量装备,电视上的警匪片也是大量出现,打穿防弹服的“黑星手枪”之传说更是为其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王九龄这个伪军迷自然是知道的,可惜中国不允许买枪,要不然倾家荡产也要买一支来耍耍。

  口径:毫米

  全枪长:196毫米

  枪宽:30毫米

  枪高:毫米

  枪管长:116毫米

  全枪重:840克

  瞄准基线长:156毫米

  初速:420-440米/秒

  膛线:4条,右旋

  弹匣容弹量:8发

  平均最大膛压:1850~2100公斤/平方厘米

  初速:420米/秒

  射速:30发/分

  规定寿命:3000发

  射程:50米

  附属品:通条一根。用以擦拭枪膛。平时固定在枪套侧面。

  鬼子的军舰捞上来,光钢铁就一两千吨,能造不少步枪和手枪,不过王九龄打算先把步枪搞定,毕竟那是进攻的武器,而手枪是防守的武器,未来抗战需要的是步枪而不是手枪。

  两种武器都有他们致命的缺点,所以必须改改才行,中正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中正式的缺点是拉动枪机较费力,加之,在持续射击时,枪匣与枪机因受热膨胀而紧贴在一起,枪机更难拉动;射击精度、射程都不如日式。

  不过现代战争一半发生的距离都在三百米至八百米,所以射程那一块比鬼子的短那么一点点就没有关系,毕竟鬼子的可以打两千米,中国的少个两三百米不影响大局,所以王九龄主要需要解决拉动枪机较费力的问题。

  等这款枪最终定性之后王九龄依然打算将这款枪命名为“中正式步枪”,当然这是为了讨好蒋介石,免得老是被他盯着,也难受。二来这款枪定性之后王九龄要把图纸和生产工艺交给老蒋,历史上的中正式步枪要到三五、三六年才批量生产,这就耽误了很多时间,鬼子三七年就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了,要是能提前几年生产,相信中国也不需要花那么多外汇去购买别国的武器了。

  同时王九龄还需要把这款枪的生产工艺交给龙云,刘湘,帮他们建立兵工厂,最短用两年全部换装,要是有必要的话还要把这把枪推广道整个中国,要是中国全部是用中正式步枪,相信就算王九龄没有很大的发展,那么在日后的抗战中,**也不会遇到那种,子弹送错地方,只能拼刺刀的情况了,或者是买不到那种子弹,又或者是鬼子封锁了运输路径,买了弹药也运不进来那样这些枪也只能是烧火棍了。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