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九章 夺取平津(四)_民国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的“畿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的繁荣和辉煌。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后期,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兵临北京城下。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作为《天津条约》开辟通商口岸等的续增条约。条约第四款规定:“续增条约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划一无别。”在这一城下之盟中,天津被增列为通商口岸,该条约虽未规定设立租界,但成为日后英国在天津强划租界的依据。

  1860年12月4日,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向恭亲王奕?递交照会,写道“意将津地一区,代国永租”,作为领事官署和商民的住房及栈房之用。[2]随后,他又照会直隶总督恒福,转饬天津地方官府,要求在天津划出英租界。12月17日,清政府允许了英国公使卜鲁斯设立英租界的要求,列强在天津设立的第一个租界天津英租界开辟。[3]1861年春天,法国参赞哥士耆赶往天津实地勘察界定天津法租界的界址。6月2日,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与其订立《天津紫竹林法国租地条款》。天津法租界位于天津城南的紫竹林一带,南接英租界,西近海大道,东和北两面傍海河,面积为439亩。[4]清政府为了显示不歧视美国驻天津领事,在1862年或稍后,也有意让美国在天津建立一个专管租界,发给美国领事一份租契。[5]然而,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极力反对租界制度,且当时来华美国商人屈指可数,因此美国在若干年后才对该地作了短暂的行政管理。

  1906年10月19日,总署大臣敬信等便与林董订立《公立文凭》4款。其中第一款规定,在中国添设的通商口岸中,“专为日本商民妥定租界,其管理道路以及稽查地面之权,专属该国领事”第3款,日本允许中国酌量向机器制造的货物抽税,以换取中国允许日本在天津等处设立专管租界。[至于俄国、德国、奥匈帝国的租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均已被收回。

  秦军进驻天津立即引来各国政府的强烈不满,但是各国却只能表示不满,他们不敢和秦军开战,看着天上盘旋的飞机,他们就胆怯了,再说秦军是什么战斗力,要是惹毛了,秦军强行进攻租界,他们全的玩完。

  秦军抵达后依旧是北平那招,要求所有日本人投降,交出租界,否则秦军强行进攻,同时飞机在租界散了三两的传单,在租界的中国人都识得不少字,一看要打仗了,秦军劝他们离开,便立即带着家人收拾东西撤离了租界。

  秦军不是别的什么军队,就算是南京政府的中央军来了,他们也不担心会进攻租界,但是秦军绝对是个异类,之前打号称世界第一英国人,说打就打了,那可是几十、上百万人打仗,他们都打,现在租界只有一万多人洋军,秦军据说来了五六万,等下真要打起来,枪炮无眼,还是跑人。

  ,.,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