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2章 征南_骗了康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是反话嘛。

  玉柱把头一低,小声嘟哝道:“您就不怕臣儿中了瘴疫之毒?”

  老皇帝闷哼一声,道:“朕会命白晋和太医们,跟你一起去的。”

  得了,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玉柱再不点头,真有可能惹恼了老皇帝。

  也许是担心夜长梦多,老皇帝当即叫来了张廷玉,命其拟好了旨意。

  张廷玉手捧着旨意,缓步走到玉柱的身前,心里却是百味杂陈。

  到目前为止,已经升任礼部侍郎兼南书房行走的张廷玉,已经算是官运极佳了。

  可是,这要看和谁比了。若是玉柱的话,张廷玉也只得哀叹一声:远不及也!

  “玉柱接诏!”张廷玉把腰杆子挺得笔直,满口的京片子,字正腔圆,不带半点桐城乡音。

  见玉柱跪下了,张廷玉展开上谕,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镇国公玉柱,拜征南大将军,赐白虹刀,节制云贵两省军务……钦此!”

  “臣儿玉柱,奉诏谢恩。”玉柱接过了诏书之后,心里暗暗庆幸不已。

  如果,玉柱是汉臣,在康熙晚年,绝无可能掌握如此巨大的兵权。

  不管是带明,还是带清,云贵两省因为羁縻的土司遍地的缘故,向来都是兵灾之地。

  所以,大清朝在云南驻扎了五万绿营兵,在贵州驻扎了四万绿营兵,合计九万绿营兵。

  再加上,玉柱从京城带过去的兵马,他手头掌握的兵力,足足超过了十万人之多。

  客观的说,自从三藩之乱后,再无任何一个汉臣,有可能掌握这么多的兵马。

  旗臣管军,汉臣治民,才是大清朝的常态。

  随着老皇帝的旨意下达,户部和兵部就都忙活开了。

  玉柱其实也没啥好准备的,只需要等新军从西边回来,他就带兵去天津卫的海港,登船南下。

  由于天津卫的海港,是整个大清朝北方,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所以,在港口码头区根本不愁征用不到大型海船。

  玉柱的征南大将军行辕,设于南苑的晾鹰台附近。

  由于新军还没返回京城,玉柱在行辕里其实也没多少事情做,成天闲得很。

  这天,玉柱刚用罢早膳,就听下人禀报,白晋求见。

  白晋,生于法国的勒芒市,他不仅是法国科学院院士,还是路易十四派来大清的六名传教士之一。

  那一年,康麻子身患疟疾,差点死了。幸好是白晋和张诚这两个传教士,找来了奎宁,也就是金鸡纳霜,才救了老皇帝一命。

  功高莫过于救主!

  所以,在所有传教士里边,老皇帝最信任白晋和张诚了。

  这一次,老皇帝派白晋跟着玉柱一起南下云贵,确实一片拳拳爱护之心。

  众所周知,不管是云贵的大山沟也好,还是洞乌的丛林也罢,确实是遍地瘴疫之地。

  老皇帝担心玉柱不小心的中了瘴毒,这才安排精通西洋医术的白晋,守在他的身边。

  白晋来大清的年头,已经很是不短了。

  早在康熙二十六年,白晋就和别的传教士们,一起到了浙江的宁波府。

  刚一见面,白晋就提出了他的要求。

  “禀大将军,皇上允了卑职,闲暇之时,可在军中传播福音。”白晋哈腰站在玉柱的面前,姿态显得很恭敬,骨子里却透着几分孤傲的气息。

  嗯,玉柱自然心里有数,自诩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派白晋来大清,肯定不可能是当义工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