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三二章 以退为进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广急着想知道,长孙晟在《北塞札记》中有关应对突厥的策略。

  李渊的目的,是要借杨广对长孙晟的器重,近一步赢得杨广的信任,就将长孙晟在《北塞札记》中所说,一一进行转述。

  “长孙将军认为,对付突厥要打拉结合。”

  “对犯大隋边境者,应派善骑射者予以剿灭。”

  “对突厥可汗要恩威并施,一是要让其慑于天朝强大;二要帮其解除危难,对可能威胁突厥可汗地位的人,可吸引其到我大隋做官。”

  “我大隋文物鼎盛,物产富饶,与其在塞北受风霜之苦,哪比得上到大隋做官?有才之人必渴望接受陛下的恩泽,对到内地做官趋之若鹜。”

  “这些人到内地赴任之时,定是携家带口,带上奴仆。这样一方面会减少突厥的人口,另一方面会减小对突厥可汗地位的威胁。”

  杨广认真听完,对让突厥人来内地做官有一个疑问,

  “难道我大隋就不怕他们在境内作乱吗?”

  李渊仍按照长孙晟书中所说答道:

  “这个陛下倒不必忧虑,这些到大隋做官之人,离开突厥就失去了根基,没有了部众和族人的支持,谁敢轻举妄动?”

  杨广微笑点头,“确实是这样。长孙将军所说实在是好谋略。”

  说过突厥之事,杨广又主动和李渊谈起,山西盗贼魏刀儿生乱之事。

  “从兄对扫除山西盗贼有何看法?”

  希望获得山西的兵权,是李渊今日见杨广的真正动机。听杨广提到山西,他几乎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

  李渊依然装作低头沉思,借机稳一下心神,重新整理一下思路,以防关键时刻出现疏漏。

  待心中平静如水,李渊方才沉稳作答。

  “山西盗贼乃是我大隋心腹之患,如果任其坐大,将来恐将动了国家的根基。”

  作为皇帝,杨广深知山西的重要,他点头同意李渊的观点,

  “朕也是这样认为,与其它盗贼作乱不同,山西离京畿太近,又是通往塞北的必经之路。一旦群贼坐大,不但无法降服突厥,还将危及关中京畿之地。”

  李渊依据山西形势,向杨广建议,

  “陛下当派心腹干将,能征惯战之臣,带兵进入山西,向北打击突厥,向南扫平匪患。”

  杨广也想按李渊说的去做,但却有他的难处,

  “如今辽东战事方息,山东不靖,数处盗贼作乱,朕虽有心平定山西,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

  在李渊和李世民、观音婢的谋划中,李渊必须成为进入山西剿匪之人,这样才能掌管山西这个战略位置的兵权。

  在山西站稳脚跟以后,即可以山西为根基,南下可扼黄河险要,易守难攻。时机成熟,即可渡过黄河,叩关西进夺取关中。

  只要占领关中和山西,即可俯视中原,东出函谷关扫平各处叛乱,天下可定。

  获取山西兵权,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