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三九章 隆冬剿匪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家夺取天下的梦想。

  李世民和观音婢深知李渊的脾性,来到晋阳以后,官署有什么大事,他两人都会提前商量一下,再为李渊参谋。

  第二日,李渊让青雁去喊李世民和观音婢两人,要与他二人商议一下如何行事。

  李世民和观音婢,昨日已对绛州剿匪的事有所计议,两人胸有成竹地去见李渊。

  到了上房,青雁掀开毡帘,将二人让到屋里。

  晋阳的冬天,相比于西安要寒冷得多,富贵人家,在冬季都会烧起火炕取暖,李渊所住的屋里也烧着火炕,整个房间暖烘烘的。

  李渊正坐在炕上等着李世民和观音婢。

  他将诏书摊开放在案上,一边慢慢饮着酪浆,一边琢磨着诏书上的每一句话。

  李世民和观音婢解下貂裘斗蓬递给青雁,然后向李渊施礼问安。

  李渊见儿子、儿妇进来,让他们坐到炕上。

  紫芙为李世民、观音婢各斟了一盏酪浆放在案上。

  李渊将诏书向两人面前推了推,“你二人再仔细看看,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世民回李渊道:“昨日阿爷已让我看过诏书,回去后我和阿婢商议,觉得现在正是剿匪的好时机。”

  李渊一脸的惊异,“这天寒地冻,冰天雪地,兵马行动不便,到哪里去找盗贼?你二人竟认为,如今是剿匪的好时机?”

  观音婢看李渊惊异的样子,就向他解释他们的理由,

  “阿爷不用派人去找盗贼,可设法引诱他们来归顺。”

  “樊子盖剿匪之时,已掠走粮食,将民间房屋大半烧毁。时逢寒冬,盗贼肯定也是补给困难,食不裹腹,没有冬装、饥寒交加、朝不保夕。”

  “官府如能提供食物和冬装,肯定有人冒死来投。”

  “盗贼也想活命,与其饿死冻死,还不如信官府的话,来碰一下运气。”

  李渊沉思了一会儿,对李世民、观音婢道,

  “如果此法可行最好,只是以前樊子盖将投降的盗贼全部坑杀,如今何人还会相信官府的话?”

  李世民见李渊依然不信,就将与观音婢商量的想法向他详细说了一遍。

  李渊听后,仍然对李世民和观音婢的想法没有信心,但他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好答应两人试上一试。

  如果真正可行,对朝廷来说则是大功一件。如果不行,也没有什么损失,接下来就按他和夏侯端商定的计划,等到明年春上再说。

  翌日,李渊留慰抚副使夏侯端和李世民在晋阳,自己带上一千骑兵,到绛州和樊子盖进行交接。

  李渊走后,夏侯端和李世民着手筹备粮草和士卒所穿的冬装。

  用了半个月时间,才将所需粮草和数万套冬装准备完毕。

  随后,夏侯端和李世民带领二千人马,押送着这些粮草、冬装来到绛州。

  此时,已到十二月底,将要过年,绛州各地却没有丝毫辞旧迎新的喜庆气息。

  官府剿匪风声仍紧,盗匪不敢大规模群聚,于是成群结伙流窜于乡间,为救饱腹、御寒,群盗打家劫舍,霸占富户民宅,搞得乡里鸡犬不宁。

  百姓为避盗匪,家家关门闭户。地主豪强,自训庄丁,紧闭寨门昼夜守备,以求自保。

  李世民和夏侯端到达绛州之时,李渊已从樊子盖手中,接管三万军队的指挥大权。

  各级将卫为追捕盗贼已是疲于奔命,天寒地冻之时亦不愿外出军营剿匪。

  李渊只得照李世民和观音婢的想法进行招抚。

  他命地方官吏、乡里广贴告示,宣扬朝廷的招抚之策。

  凡盗贼头目带兵来降者,据所带人员多少,授予不同级别的官职,最高可授七品。

  所有人等如来归降,以府兵士卒对待,编入军队,列入军籍,发放冬装,供应粮食。

  凡被贼首裹挟为盗者,只要归顺,赦免所犯之罪。

  凡执迷不悟,继续作乱者,明春朝廷大军征剿,一经捕获,格杀勿论。

  告示贴出数日,根本不见有盗贼来降。

  李渊本来就不相信些种办法可行,就有了放弃的想法。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