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七七章 遣使问罪_春游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捕虏,纵为边患,敕命立斩马邑郡守王仁恭,执太原留守李渊诣江都领罪。

  方铎宣读完诏书,李渊等人尽皆愕然,一纸诏书竟要将马邑郡守王仁恭斩首,而且要将李渊带往江都问罪。

  这诏书也太过随意,漏洞百出。

  诏书中没说免去李渊太原留守之职,也没有说李渊走后,由谁代理太原留守之职。

  方铎单人独骑前来,不知如何到马邑拘捕王仁恭,并将其斩首?

  如今突厥犯边、盗贼如毛,斩了王仁恭,带走李渊,山西五郡岂不马上大乱?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不知杨广有没有想到,他这样做,把王仁恭、李渊逼急了,他们会不会反?

  李渊心中暗想,这肯定是杨广身边的奸佞之臣在瞎出主意,杨广脑子一热,就下了这道诏命。

  接过诏书,李渊回到大厅中间榻上坐下,让方铎在东侧榻上就坐。他问方铎,“方司直,至尊可曾交代如何将王仁恭斩首?”

  方铎答道,“至尊并无交代,唐公身为太原留守,当由唐公全权办理。”

  李渊心想,“你想的倒是轻巧,让我杀了王仁恭,然后你再将我带到江都治罪,岂不是将我当作傻子不成?”

  他不便立即做出处置王仁恭的决定,便对方铎道,“方司直快马驰驿,从数千里外赶来晋阳,一路鞍马劳顿,不如先到驿馆休息,具体如何办理,明日再作商议。”

  方铎作为大理寺司直,也不是傻子,在来晋阳的路上心中就惴惴不安,他不敢确定因为此事,李渊会不会反,他独自一人前来,能不能活着回去也是未定之数。

  所以,方铎也不敢将李渊逼得太急,一切只好听李渊安排。

  安排方铎去驿馆之后,李渊也让王威、姜宝谊等人各自回去,交代他们考虑一下如何处置王仁恭之事,待到明日再作商议。

  待众人散去,李渊回到后院,他让紫芙去喊李世民和观音婢。

  李世民和观音婢来到上房,李渊告诉二人杨广下诏,要斩王仁恭,带李渊去江都问罪之事,并向他们讲了诏书的几点可疑之处,然后问两人有何看法。

  对于下一步该如何走,李渊、李世民和观音婢三人意见不一。

  李世民听完李渊讲述,慨然说道,“杨广昏聩,国事混乱,阿爷尽忠无益,他竟要将你治罪。如今起兵举事迫在眉睫,阿爷当立下决心,以免受害。”

  “晋阳兵强马壮,晋阳宫中粮食、军资无数,凭此起兵举事,何愁大事不成?当今关中豪杰并起,群龙无首,阿爷起兵之后叩关西进,收附各路豪杰如探囊取物,何必因为杨广派来一名司直,而坐等全族夷灭?”

  李渊听李世民慷慨陈词,却是不温不火,他缓缓言道,“我有天命在身,李家定会取得天下,如今正好趁此机会看一看天意。如果上天祐护于我,杨广岂能害我?我等不如静心澄虑,励谨敬天,以卜天意。”

  李世民听父亲说出如此听天由命之词,心中暗急,没想到李渊竟真的相信天命这种无稽之谈。他没法向父亲明说的是,这些都是他编出来,让人骗李渊的。

  但如今这已成了李渊心中的信仰支撑,李世民又无法公然拂逆,他怕挫伤父亲心中举兵起事的动力。

  李世民想筹思言词接着劝说李渊,这时观音婢暗中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襟。

  李世民心领神会,知道观音婢有话要说,就止住想说的话,转过脸看着观音婢,“阿婢,阿爷最看重你的想法,对于此事你有何见解?”

  观音婢看着李渊微微而笑,他顺着李渊的话说道,

  “我觉得阿爷说得有理,正好趁此机会测试一下天意。”

  “如果天命系于阿爷,此事定是有惊无险。如果天命不在阿爷,我等即使费尽心机,徒与命争终究无益。”

  李世民以为观音婢有更好的主意,没想到她也说出这等让人可气的话来,他看着观音婢一脸责备的神情。

  这时观音婢又用手轻轻碰了碰李世民,暗示他不要心急。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