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7章_清穿之德妃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康熙朝的国库欠款之所以难以追缴,是因为这借款并不等同于贪污。

  因为明朝吏治**,官员贪污成风。满清入关之后,为了把自己跟“腐朽奢靡”的明朝统治阶级划清关系,特意把各级官员的俸禄都压得特别低,期望打造一个“当官为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为两升官发财”的乌托邦式朝廷。

  事实证明,空着肚子谈理想,等于空想。

  朝廷一品大员每年的年俸仅白银一百八十两,还要负担每年万寿节、千秋节上给主子们的寿礼,不贪污,基本会饿死。

  这种情况下,出借库银基本上成了朝廷对官员俸禄的一种心照不宣的补充制度,其性质约等于今天的“绩效奖金”。只不过这份奖金是胆大的多拿,胆小的少拿罢了。

  因为库银的福利性质,就留给催债的人一个无解的矛盾——借得多拿去挥霍了的,多半是功臣勋戚,不好催逼;容易催债的,又多半是小官、穷官,当真还不起。

  这些天京城六部五寺、两监三院的衙门里全都人心浮动,上至侍郎、协办大学士,下至书办、小吏;无论是凭借财政漏洞吃得满嘴流油的大官,还是真的需要借银度日的小吏,都在四处找门路——见同乡同年的,求姻亲故旧的,拜旗主本主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个京城搅得戏台子似的热闹。

  恰好十一月初一是六福晋的生日,马齐低调上门贺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尚未来得及开口说正事,却被胤祚塞了张烫着银纹暗标的紫色银票在手里。

  马齐眸光一闪,惊讶道:“老臣蒙皇上恩典,俸禄之外额外赐下不少庄子田土,足敷家用,不曾欠款。六爷这是何意?”

  胤祚笑眯眯地拍着老丈人的肩膀:“您老的家底儿我当然清楚。但是这世家大族子嗣繁衍,穷富不均、鱼龙混杂,难免有那一时手紧的。您作为一族之长,不应该关照着点吗?”

  关键催债的人是四哥。老八故意挑唆十四跟四哥闹的事情给胤祚敲了警钟——与其让六福晋那些堂叔叔表叔叔,仗着他的面子去跟四哥打擂台,还不如破财消灾呢!胤祚如是想着。

  马齐眉棱骨猛地一跳,想的却是:这些皇子爷们,越有本事的如大爷、三爷等人越是缺钱,上蹿下跳着四处捞银子;反倒是不求上进的五爷、七爷这些人家里富足清闲。究其原因,不过是“收买人心”四个字罢了——八爷若没有九爷抛出去的二三百万银子,能得文武百官众口一词的称赞吗?

  自家这个女婿,以往也是个有圣宠不懂用、有银子不会花的傻阿哥,如今这是终于开窍,领会到花钱买贤名儿的好处了吗?

  马齐遂又想起胤祚给了十四三万银子的事,顿时露出欣慰的目光。很好,还知道趁四爷接了这烫手山芋,拉拢年幼的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