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八章:坏消息总是搭伴来的_明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也就是说,矿税这种东西,是不受朝廷认可的。

  在大臣们眼中,它和地方上的那些苛捐杂税没什么两样,都是应该严厉打击的。

  只不过地方上收的苛捐杂税是地方官收的,而这矿税却是皇帝亲自派人收的。

  往大了说,矿税是对于朝廷法度的践踏,是皇权凌驾于法典之上的明证,也是对百官无力阻止的嘲讽。

  何况矿税所收不归国库,而归于皇帝内库,如此一来,便更令朝臣不满,以为皇帝贪好财货,搜刮民脂,用途私用!

  当然,从王锡爵这一干大佬的角度来看,他们心里也清楚,矿税对于国家的益处,但是问题就在于,这种东西缺乏必要的监管,收税者是皇帝身边的内宦。

  这些矿税太监为了敛财无所不用其极,以矿税之名,行搜刮之实!

  因矿税而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因征缴矿税而导致的民变,内阁几乎每年都要收到几十起。

  朝廷之政令百姓不满以致民变,这已经是足以动摇朝廷根基的事情了。

  矿税给朝廷的财政压力带来了缓解,这是事实,但是一则矿税是非法的,二则矿税带来的祸端,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带来的好处。

  这才是朝臣之所以竭力反对矿税的原因所在。

  但是可惜的是,大行皇帝驭极多年,权威深重,他执意所行之事,哪怕朝臣连篇累牍的弹劾,也毫无作用!

  就连衷贞吉也不得不承认,他和王锡爵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去找朱常洛要求废除矿税,是存了要捏软柿子的心理。

  当然,由于双方的特殊身份,这种行为也可以叫做逼宫!

  大行皇帝驭极多年,自然有底气能够扛得住百官的弹劾,但是太子殿下尚未登基,根基尚未稳固,总不至于冒天下之大不韪继续行矿税吧。

  若是在此事上跟朝臣闹得不愉快,别的不说,太子殿下尚未登基,就会有一个不纳谏言,放任矿税遗祸的名声,即便以后登基之后,稳固君权也会变得困难起来,以后能都令行禁止都是个未知数……

  “矿税遗祸百姓,此乃大行皇帝之弊政,大行皇帝临终之前,曾有遗言,矿税弊大于利,不可久行!言谈之间似有废止矿税之意,但是可惜的是,直到大行皇帝龙驭宾天,也只是交代太子殿下纳群臣之言,善加处置矿税,未言废止之事,当时情况紧急,老夫未曾多想,如今想来,大行皇帝恐怕早已知矿税之弊,也早有废止之意,之所以临终之时如此嘱托,恐怕是顾忌到太子殿下之意……”

  王锡爵沉吟片刻,缓缓开口。

  当时大行皇帝临终之时,他全程在旁,自然看得出,朱翊钧当时有意要废除矿税,但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转而说要交给太子自行处置。

  想必是早已知道,太子殿下不愿废除矿税,所以才不对此事过多干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