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三十七章:大胆的李阁老_明谋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猜错,但是正如叶向高虽说的,他仍旧是在行险。

  这险就险在他不并不确定天子对于这件事情的真正看法到底如何?

  不过和叶向高所担心的不同,他并不担心天子对自己安排杨涟进科道的事情有看法,而是担心天子对他这么做的用意产生看法。

  天子既培养了杨涟这么久,必定是要让他成为谏臣的,若是李廷机能够将他送进科道当中,天子只会高兴。

  但是朝堂上的事情,显然不能只看表面,朝堂上不仅势力相互牵连,盘根错节,各种事情也是如此。

  要知道,杨涟在帝党当中的地位一向十分特殊,他这个愣头青,除了天子之外,向来不跟任何人亲近,无论是曾经和他共事的王府旧臣,还是以后再如的詹事府新臣,他都一视同仁。

  但是与此同时,他又深受天子信重,若论宠信,简直可以比肩帝党内的四大巨头,可以说,若是谁能够将他拉拢到自己这一边,立时便会势力大增。

  而李廷机打的就是这个主意,杨涟这个人除了不识时务,宁折不弯的愣头青特质之外,还有一个不怎么为人所知的特点,那就是知恩图报。

  杨涟不是不知道天子心里的打算,也不是不知道天子为他安排的道路是一条充满艰险的的道路,是一条孤臣的道路,但是他从未抗拒,从未后悔过。

  这一切都是因为,当初他只是一个一文不名的举人,迫于生计被选做王府官,前途几近灰暗之时,是朱常洛慧眼识英,倚重看重他,纵容他的偏执和固执,给予了一个君上能够赋予臣下最大的耐心和优容。

  因为这一点,杨涟甘愿成为一个孤臣,哪怕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谏臣,最终的下场都十分惨淡,杨涟也毫不在乎。

  同理,若是有人施恩于他,杨涟也必会倾力相报。

  李廷机没打算自己能够将杨涟彻底收入囊中,天子也不会允许,他只是希望,这次能够将杨涟送入科道当中,能够博得杨涟的好感,最不济的,让他欠上自己一个人情也是好的。

  人情债最难还,不要小瞧这么一个人情,以杨涟在天子眼前的地位,这份人情在应景的时候,说不定能够救李廷机一条命!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李廷机能够把事情办成。

  而最让他担心的是,天子对于这件事情究竟会不会反感,安排杨涟入科道,天子自然只会高兴,但是若是安排杨涟入科道是为了拉拢他,天子心里会怎么想,李廷机就没把握了。

  党争!

  这是大明朝堂或者说从古到今朝堂上永恒不变的主题,几乎每个官场上的官员,都离不了这两个字,即便不在朝堂上的几个大派系当中,小的党派总是有的。

  而最让李廷机担心的就是,今上似乎对党争无比的反感,这种反感就像是今上对于文臣似有似无的偏见一般,从没有表露出来,但是李廷机却能隐隐约约的感受到。

  正是因此,李廷机一直克制着自己,没有过分的扩张自己的势力,不然的话,以他的手段,前些日子沦落到那个地步,又岂会除了叶向高之外,没有一个人敢张口为他说话。

  所以李廷机最终还是忍不住行险一次,而且一出手就对准了天子最信重的杨涟!

  李廷机的信条一向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的干脆!

  既然天子对杨涟的培养是照着谏臣的路子走的,那么理所当然的,对于他被拉拢的容忍度也就不会很高,反过来,如果杨涟被施恩拉拢,天子都能容忍的话,那么对于党争的态度,李廷机心中也大致有底了。

  李廷机心知,这或许不是他仕途当中最风波跌宕的一次,但却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试探,这也是他最没有底气的一次试探,因为他是在试探天子!

  他试探的是,天子对于党争的底线和容忍度……

  若是成了,他从此以后行事就可以脱去大部分的束缚,不必再小心翼翼,生怕无心当中触及天子的底线,但是若是不成,恐怕他这么久以来,抛却一切而重新获得的圣恩,就会再次和他擦肩而过了……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