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章 佛门正统_我于诸天立玄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排了住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主角神秀俊朗,白衣飘飘,身上带有一股禅宗的清圣之气,一看就是有道的高僧。

  寺院中的高层也特意来迎接陈元化,毕竟大石寺虽然在蜀中很有名气,但像道衍大师这样名满南国的大僧来挂单,对于大石寺还是第一次,一番招待后,允诺除了藏经重地,寺其余殿堂皆可任由陈元化参观。

  第二天,陈元化顺步浏览,对整座名刹的结构一目了然,更感受到在宗教的徵召下,建寺者那种婵思竭力的热忱和精神。不论门,窗、檐、拱,均雕刻有翎毛、花卉等各类纹饰。庙脊上则塑置奇禽异兽,栩栩如生。

  殿堂间有长廊贯通,左右大石柱林立对称,片刻后,他来到此行的目的地:罗汉堂。

  面对眼前如林的塑像,陈元化不由对建造此处的先人有了一种称赞。

  大殿塑像罗列,分作两组,中央是数十尊佛和菩萨,以居于殿心的千手观音最为瞩目,不但宝相庄严,且因每只手的形状和所持法器无有相同,令人生出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的感觉。

  五百罗汉分列四周,朝向中央的塑像,形成纵横相通的巷道。陈元化仿似置身另一个有别于现实的神佛世界,身旁的塑像在透进来的月色掩映中,造型细致精巧,色泽艳丽,无论立倚坐卧,均姿态各异,仿若真人,神态生动,疑幻似真。

  当陈元化来到千手观音座前,四周尽是重重列列的罗汉佛像,犹如陷身由塑像布下的迷阵中,那感觉实非任何言语可以形容万一。

  此处便是徐子陵被真言大师授予真言大手印的罗汉堂,此处的罗汉均是依后秦时自天竺而来的圣僧鸠摩罗什亲绘的手本敬制。

  这位鸠摩罗什大师7岁随母出家,初学小乘,后到罽宾、沙勒,遇到莎车国大乘名僧,改学大乘。博读大小乘经论,名闻西域诸国。在东晋时来到中土传道。

  其人既通梵语,又娴汉。佛学造诣极深。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翻译了《大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阿弥陀经》《金刚经》等经和《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大智度论》《成实论》等论,乃是三论宗,也就是弟心尊者所在的宗派的祖师。

  此宗的学统,在天竺是:龙树一提婆一罗睺罗一青目一须利耶苏摩一鸠摩罗什。在中国则是:鸠摩罗什一僧肇一僧朗一僧诠一法朗一吉藏。史略此宗初祖龙树。是释迦牟尼灭后第一个重要的大乘佛教学者。

  作为一位佛学和武功上的宗师,鸠摩罗什在绘制这五百个罗汉像时不由自主地代入了自己最熟悉的修行方式。

  不同于现在中土诸多佛门宗派名义上是佛门自己的传承,实际上不知道里面掺杂了多少中土儒门、道门的东西,稍微改改,说不定还能改回原来的中土玄功。

  摆在陈元化面前的,可能是目前少有的还留存于世的表达天竺武学思想的秘籍了,虽然这份秘籍可能稍微大了些。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