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45 努尔哈赤愿意用韦宝的药】_明鹿鼎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碘酊棉球消毒术部,用左手食、拇、中三指将皮肤提起,使皮肤呈三角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皮下,然后放开左手,将药液注入。

  肌肉注射法

  注射部位应选择在大腿内侧肌肉丰满、无大血管和神经处,先消毒后将针头垂直刺入,回抽注射器活塞,无回血时,将药液缓慢注入。

  油剂、水剂、混悬液均可采用此法,略有刺激性的药物也可采用此法。

  但“914”、氯化钙不能肌注,否则会发生溃疡或坏死。

  静脉注射法

  一般常在耳外下缘静脉处注射。

  注射部位用70%酒精棉球消毒,用手指弹动耳壳后立即用手指紧压耳根,使血管充血,然后用注射器针头在耳静脉刺入,放开紧压耳根的手指,回抽注射栓,如有回血后即可将药液缓缓注入。

  如注射部位附近隆起或注射不进去或有阻力,表明针头未刺进血管或离开血管,应重新注射。

  注射完毕拔出针头,用消毒棉球紧压针刺孔,以免出血。

  腹腔注射法

  将兔仰卧保定,将后躯梢抬高,使腹腔肠管向前方移动,然后提起腹壁,消毒后将针头刺入腹腔,回抽注射栓,检查是否刺进脏器或血管,在准确断定插入腹腔后,再固定针头进行注射。

  韦宝的青霉素注射,是对战场上受伤严重的人,实在没办法了,在屁股上给一针。

  那都是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

  而且连续作战之后,韦宝带来的镇远舰上那个小药房的那点青霉素早就用光了。

  现在的青霉素都是韦宝让人培育的,药效不稳定,或者应该说是质量不稳定。

  20世纪40年代以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

  当时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

  近代,1928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首先发现了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

  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

  1928年,英国科学家在实验研究中最早发现了青霉素,但由于当时技术不够先进,认识不够深刻,并没有把青霉素单独分离出来。

  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他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这篇论文发表后一直没有受到科学界的重视。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

  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

  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点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