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_穿书之变美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见康熙圣意已决,便也不敢再对解除禁海令一事提出质疑与异议了。

  虽然康熙下旨设立了粤、闽、江、浙四口对外通商,但由于这一时期大清的对外贸易量十分有限,大多数外洋商人只在广州一口进行贸易交易。

  在康熙下旨设立四口对外通商贸易之后,广东巡抚李士祯当即便在广州颁布了一项法令,告知百姓们凡是身家殷实之人,只要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白银,就可作为“官商”包揽对外贸易。

  唯一令康熙深感欣慰之事便是太皇太后的病情逐渐好转,御医们都说太皇太后的身子恢复得很好。康熙不由得想起当初在太皇太后病重之时,就连他都几度以为太皇太后要撑不下去的时候,唯有蜜菀一人经常劝他太皇太后一定会撑过这关。

  彼时康熙觉得蜜菀所说的话不过是为了安慰他而随口说的谎话而已,然而如今想来,康熙却觉得蜜菀此人愈加神秘莫测,所说的话似乎也字字珠玑。康熙甚至怀疑蜜菀已经预测到了什么,因此才会如此肯定的告诉他太皇太后此次一定可以度过此劫。

  太皇太后自从醒来之后便没有见到蜜菀,自然便向康熙问起她,康熙见太皇太后大病初愈,未免太皇太后动怒或担忧,因此便并未将实情告知太皇太后,只对太皇太后说蜜菀由于身体不适,需要静养,未免后宫妃嫔们打扰蜜菀休息安胎,他便将蜜菀孩子们送到汤泉行宫暂住一段日子,等蜜菀养好了身子以后,他再将他们母子三人接回宫来。

  太皇太后隐约觉得康熙提到蜜菀之时似乎神色有异,但康熙既然不愿将这件事情告诉她,太皇太后也便没有多问。

  太皇太后心思缜密、聪慧过人,即使是康熙有时候也未必有太皇太后想得周全。康熙为蜜菀安排的这个不在皇宫之中的理由骗骗其他人虽然绰绰有余,但是却骗不过太皇太后。

  什么身子不适需要静养安胎?这个理由太皇太后可是一点都不相信的。试问天下间还有比皇宫更适合静养安胎的地方吗?大清国医术最高明的御医们都在太医院,难道蜜菀在储秀宫不能静养安胎吗?

  只要康熙下一道旨意,不允许后宫妃嫔们前往储秀宫打扰蜜菀静养安胎,又有哪位妃嫔胆敢违背康熙的旨意去储秀宫找蜜菀的麻烦?

  储秀宫又与其他宫殿不同,偌大的储秀宫里便只住了蜜菀一位妃嫔,让蜜菀自己在储秀宫里怎么静养安胎不行?何必非要将她送去什么汤泉行宫静养安胎呢?

  太皇太后自然不会想到蜜菀竟然会带着胤祥和钰珩离开皇宫,还以为蜜菀做了什么惹怒了康熙对事情,因此才被康熙送到汤泉行宫去了。名为静养、实为放逐,这样的事情太皇太后从前又不是没有见过。只不过,太皇太后没有想到康熙竟然会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