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章 橘子的事情_重生之九零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离开了铁山乡。

  ……

  到了晚上。

  陈青云和家人们一起吃饭。

  聊着聊着,自然而然就聊到了唐家的事情。

  蔡桂红感慨道:“唉,好好一个人就这么没了,这唐家人真是太造孽了。”

  陈巩也说:“日成是他们家顶梁柱,这下顶梁柱走了,他们这一家子人该如何是好。”

  “今天日成的媳妇还来找我借钱,说是没钱安葬。”蔡桂红说着说着眼眶都红了,都是乡里乡亲的,她这人心地也善。

  “那你借她没?”陈巩问。

  “我借了她二十,但估计也是不够,她还得去找别人借。”

  陈巩叹道:“唉,她们孤儿寡母的也是造孽,这钱以后还不上就算了。”

  陈青云听着两人的对话,好奇问道:“他们家至于这么穷吗,我记得不是还有种橘子吗,后面好几座山都是他们家承包下来种的橘子,前些年我记得收成还可以。”

  陈巩卷了根烟,摇头说道:“那是前几年,当时确实还可以,但这几年政府大力鼓励咱们农民种橘子,全县不管哪个乡镇都是一样,管你地形土壤合不合适能不能种,每个村每个乡都是强制推行,必须完成多少的指标才算合格,不然你以为他家承包那么多的山头做什么,有好多都是乡政府补贴的。”

  “有补贴的话应该还可以吧。”陈青云说。

  “看起来是可以,赔种育苗,专项贷款,技术扶植,土地补贴,每项看起来都好。”陈巩话锋一转,摇头说道:“但问题是全县的人都在种,你知道全县有多少农民吗,一个东西再好,当大家都一窝蜂去种的时候,这橘子的价格就贱。”

  陈巩虽然没上过什么学,说出来的也只是最朴素的道理,但这些陈青云听得明白,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供需关系决定价格。

  如今他再回过头来看那个年代,确实这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间,大家都是刚从计划经济的轨道上步入市场经济的潮流,很多地方的政府机构办事还是原来的老一套,没有观念上转变过来,觉得什么好就一窝蜂鼓励农民们干什么。

  当年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上面说养鸡养鸭,下面就鼓励农民贷款买鸡鸭苗,家家户户搞养殖;上面说养猪好,人民要吃肉,下面就村村都搞养猪场;上面说种水果好,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民要吃水果,下面不管合不合适,争相上马。

  结果就是全国银行坏账率直线上升,给国家带来巨大的财政压力,这些什么养鸡养鸭养猪种水果的事情也是一地鸡毛。

  上面心是好的,只是用错了方法,结果就是事与愿违。

  陈巩抽完了手里的烟,说道:“再说了,咱们这地方的水土就不适合种橘子,这早熟的品种味道就是不如正常的好吃,他们这样那就是瞎搞。这不是吗,今年咱们乡里那些种橘子的到了收获的时候,以前乡政府都包收,现在不收了,眼看这些橘子就要烂在手里。”

  陈青云突然意识到了什么,投入的心血卖不出去,对这些种橘子的人来说那就是血亏。

  。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