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3章:摸着石头过河_穿越三国:这个阿斗不用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胖子名叫丁二,这是第一次来长安,不过他这次并不是来参加武举京试的,因为他在汶山郡的郡试中,成绩并不突出,第二轮就被淘汰了。

  这次到长安,丁二就是来凑热闹的。

  那个瘦一点的年轻人叫田牧,之前在汶山郡的郡试当中技压群雄,一举获得汶山郡头名。

  丁二与田牧是同村的小伙伴,虽然他未能进入京试,但是他还是跟着田牧跑到长安来了。

  丁二从小就生活在汶山郡,长这么大,走得最远的地方,就是汶山郡郡城。

  所以当他走进长安城,犹如打开了新天地。

  但是那田牧,虽然也没有去过别的地方,很小就跟着爷爷到了汶山郡,不过他一向稳重,所以长安街头的繁荣,并未让他驻足观望。

  “快点走了。”

  田牧有些无语的道:“马上就要京试了,京城的客舍必然紧俏,我们要不早点找到客舍,后面就更难找到了。”

  丁二有些失望,好不容易来一次长安,却不能随心所欲的观看。

  只得无奈的跟着田牧走街串巷,寻找落脚的客舍。

  大汉王朝第一次武举京试,朝廷自然是极为重视,御史大夫徐庶这些日子忙得是焦头烂额。

  因为全国近三十个郡,每个郡的前三名都赶到了京城。

  而且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考试,没有先列可以借鉴,一切都得凭着感觉摸索着来,倒是皇帝刘禅,给了他一个建议。

  人数太多,那就分组进行。

  所有参加京试的考生,加起来有一百多人。

  当然,这一百多人,并非都是参加过郡试的,还有一部分人,是徐庶留给了那些氏族,毕竟这是第一次举办这种人才选拔方式。

  所以除了每个郡通过郡试,决出前三名,可以参加京试之外。

  蜀中、南中、关中、陇右各地的氏族,也获得了一定的名额,这部分人不需要参加郡试,他们直接晋级京试,人数有六七十多人。

  加上各郡的前三名,此次参加京试的考生,一共是一百五十人。

  刘禅看着这份名单,有些激动。

  他的名字,自然也在这一份名单当中。

  没错——就是文单。

  宣室殿内。

  刘禅认真的看这份名单,他是想看看,有没有历史上熟悉的名人。

  只是很遗憾,并无他熟知的历史人物。

  虽然没有看到熟悉的历史人物,不过他也给了徐庶一个建议,就是将这一百五十人,分成五组,每组三十人,在长安设置五个考场,同时进行考试。

  这是第一次举办武举考试。

  徐庶采取了刘禅的建议,将京试分成了两个阶段,先进行初试,也就是五个小组在五个考场进行的比试,最终选取每个小组的前四名,总计为二十人。

  胜出的二十人,再进行一个复试,或者可以理解为是决赛。

  初试的考官,由御史大夫府、丞相府两府参军组成。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