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过大礼_一品大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他们掌管言路,说的话也不能一概不听。大的他们惹不起,便拿个无名小卒作法找说词罢了,朕心里是明白的。也罢,既然道夫如此说,那朕便全部准奏就是。你说如何?”说完笑眯眯地看着童贯,等他回答。

  童贯知道,自己再不懂事就没意思了。急忙欢天喜地谢恩道:“圣明无过官家,老奴谢恩!”

  这时候,一直立在后面的那个中年宦官笑嘻嘻地插话了:“说起这个宁子霑,还真是有趣。前几日听礼部的供奉聊起,好像地方上给他家娘子请了个什么‘节烈’的旌表,正要给发下去呢!”

  这个宦官便是张好,回到东京便升了入内内侍省都承旨,伴随赵佶左右。

  “哦,有这回事?”赵佶好奇地回头问道:“说来听听!”

  张好绘声绘色便把事情说了一遍,这倒是千真万确无意中从礼部那边听来的,事先并不知情,童贯更不知道。

  听罢传奇,赵佶忽然很感慨:“贫贱夫妻,竟能如此重情重义,倒也难得!”

  童贯心里一动,其实他对宁泽念念不忘,自己要谋求更大的功业,宁泽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一个人选。他见赵佶这么感叹,忙趁机道:“修身齐家,此子倒是做得尽善尽美。难得书画双绝又有文韬武略,算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是啊,是个人才。既然道夫也爱才,那不如把个人情给你做了,如何?”

  张好在旁边听得喜形于色。

  “多谢官家恩典。老奴一定尽心竭力恪守本分,替官家护得我大宋安全!”

  这个表态才是赵佶真正想要的,那意味着扫出了花石纲最大的障碍,从今以后,又可以安心享福!赵佶畅快地笑了。

  九月廿六,宁家过大礼的日子。

  这一天整个县城都热闹起来,湖阳县这么多年,还未见过如此奢侈的迎亲礼节。

  浩浩荡荡的过礼队伍排了整整一条街,彩缎、新衣、糖果、妆奁,每一样都用堆字来形容。这一趟宁家整整雇了二三百个担夫,光是工钱便花出去两百贯。

  催妆的霞帔用的是江宁府独有的文锦,上缀小指头大的珍珠四十粒,夹杂金丝、乌丝、翠羽,绣出丹凤朝阳和流云百福图案。光这一件衣裳,宁泽就花出五百贯钱去。

  这是什么概念?如今王黼当政,天下流传“五百贯,直通判”的谚语。就是说五百贯钱可以买个通判的官儿当了!

  近二尺长的奁匣打开,满是炫目的各种首饰珠宝,看热闹的人们纷纷指指点点羡慕以极......

  为了置办这场过礼,宁家总共花出九百多贯钱出去。为的就是让全城人知道,他宁家娶了个物有所值的好媳妇儿。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王炳林答应的节义牌匾一直没用送来。唐州的理由是礼部批文一直没下。这让王炳林很是难堪,连一开始答应下宁泽当主婚人的事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不过宁泽也不怎么在意。这事儿成了是锦上添花,没有也不算美中不足。反正陈文锦已被捉拿下狱,陈金龙因有残疾,被在家看管。他大仇已报,还在乎这些干什么。

  倒是柳大洪的毛病又开始发作。在家里等着过礼的人来,眼巴巴看着堆满一个院子的东西,几乎扑上去就不愿撒手了。可惜过礼过礼,也不过是过来炫耀一番,最后还得抬回夫家,他一样也落不下。

  然而按规矩,娘家也必须有回礼,置办公裳花幞头送给新郎官当结婚的礼服。张氏老早就见过女儿霞帔,这一身都值四五百贯,难道姑爷的好意思太便宜不成?便要求丈夫追加预算,给宁泽做身好衣裳。

  可惜柳大洪死活不答应,只说花这些冤枉钱让旁人白看热闹实在不值,反正都是新衣服,没人在乎什么好歹。只拿出二十贯给宁泽做了一身,还肉痛不已。

  今天两下一对比,柳家果然又被人指指点点。张氏羞愧得要不是看在女儿大喜之日,非得提刀骟了这头老驴不可。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