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零七章 寰姬回唐(第二更)_贫家悍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子们全都跪在灵堂守灵,朝堂的事依然有条不紊的处理着,各地官员都死死地盯着京师,生怕有什么变动。

  薛董伟对立储一事不再发表意见,他每日只和中书省、门下省共同处理着朝中大事,闲空下来就去给先皇守灵。

  各地官员见上奏的奏书全都准时的批复下发,均是震惊不小。

  如今的大唐竟然连没有皇上都能有条不紊的运作着。他们对此不知道是喜好还是悲好,这是不是在说,大唐如今少了谁都不会影响大唐的发展,也不会影响百姓民生了。

  李倩乃明君啊,可是这样的大唐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呢?

  朝廷上下一时难以决定谁来即位,太后宣薛董伟进宫密谈,想让他支持八皇子。

  薛董伟却直接拒绝了,跟传旨的太监说道:“如今陛下大丧未发,外臣不好出入内庭。立储一事既然大家意见相左,那只能等寰姬公主入京,听她的决定了。”

  曾太后之所以着急,就是不想让寰姬公主插手立储一事。从先太祖驾崩起,寰姬公主就一直管着朝廷,就是她远离京师,手依然伸的很长。

  这几年她好不容易把眼光放到了外交上,她可不想让寰姬公主重新插手朝廷和宫中的事。

  如果寰姬公主插手册立储君之事,她这个太后又怎么能垂帘听政。她虽然没有武皇的胆量自立王朝,可她也想留下名字在历史上,而不是仅仅留下个姓氏或是封号。

  这些天,有些官员四处奔走,想要尽早的站队表明立场;有些官员怕站错了队伍,除了处理政务外,基本上是足不出户的躲在家里;有的还为此称病等待新皇即位。

  朝堂上从之前的争辩册立储君一事,到争辩谁扶灵下葬问题,如今又说回到立储一事。有举荐二皇子、八皇子的,就有举荐三皇子、四皇子的。哪家的母族不想让自家的子侄做皇帝。

  薛董伟二十五岁入朝为官,三十五岁入内阁,四十岁做了最年轻的宰相,掌管尚书省一些事务。

  如今朝堂上都是薛董伟压着,只要他不松口,立储一事就没有个论断。可是皇上不能一直都不下葬啊,他急的嘴都起了泡。

  九十岁高龄的老宰相薛玉如今在京师养老,得知陛下病逝后,还亲自到宫里磕头送陛下一程。

  俗话说国不能一日无君,原本太后是打算拖着,等朝中政事无人处理,自然就得着急立储了。可是她的算盘竟然落空了,只是这样更好了,就是说朝中大臣不会拿她儿子的年龄说事。

  其他年长的皇子们虽然全都在宫中披麻戴孝的,可是府内的幕僚却都忙得两眼通红。

  有人沉不住了,便提议去探一下王出然的意思,毕竟唐军一百二十万大军都在王出然一人的手中。

  有人则是提议拿好处去劝说李出清,虽然王出然握着一百二十万大军,可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