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一章 这东西还能避火?_鉴宝我有面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人太会玩。

  “放在书房?古人这么开放的吗?”段颖瞪圆眼睛,心里其实是鄙视,暗想:斯文败类呀!

  这种心理活动,要是让周雨桐知道,估计是要呸这妞一脸。她们两个人的时候,你好像也挺黄色的吧?思想也不怎么健康,怎么就指责别人?

  楚河笑道:“这不是开放不开放的问题。其实,春宫图在古代,不仅仅是性启蒙的作用,还有避火、护书的意思,被文人放在书房,估计也有保护书籍的意思。”

  “避火,护书?”这回,周雨桐等人也瞪大眼睛。

  实在是理解不了,春宫图是怎么避火,怎么护书的?

  楚河只好跟他们解释,春宫图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婚前启蒙教育。古人性知识匮乏,许多少男少女到了结婚的年龄,还不知道“性”是何物。在父母难以启齿的情况下,春宫图就担当了青年男女的启蒙老师。

  一般来说,许多父母会在自己女儿出嫁前,偷偷把春宫图当作嫁妆,塞进衣饰里面,由女儿结婚当日带到夫家,叮嘱女儿在洞房前仔细学习,以免新婚之夜闹出笑话。

  但除此之外,古代人常常在书中或者书柜里放置春宫图画,或者将春宫图悬、贴于室内,其目的据说是为了避火。

  比如,明代著名书画家徐渭在其所著的《路史》中说:有士人藏书甚多,每柜必置春画一册。人问之,曰:聚书多惹火,此物可厌火灾也。

  “至于避火的原因,听说古代有传说,火神是一个美女,性情暴躁,走到什么地方都会引起火灾。

  于是人们就在藏书阁或书籍中夹放春宫图,当美女火神见到这些令人面红耳赤的图画时,就会羞赧难当而快快离去,珍贵的书籍便能免于火灾。

  虽然只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传说,或者说是封建迷信,但古人本来就挺封建迷信的,好这一口。”楚河说道。

  当然了,也肯定有一些喜欢欣赏这种画面的古人,将春宫图收藏在书房,有空研究研究,甚至和朋友一起交流心得什么的。

  大家别以为,春宫图不能见光。

  事实上,明清时期,这种画在天津的杨柳青一带,还在集市上公开出售,没想到挺受市场欢迎。

  “杨柳青”是文化名镇,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明清时期,当时有些贫困家的妇女,受艺术氛围的熏陶,也精于此道,善绘春宫画。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到过年的时候,她们就在家里画一些春宫画,然后拿到街上去卖。

  而春宫画,这一带有浓厚“色情”风格的画作,在明清年代,曾经作为年画的一种,被人们广泛张贴于大门之上。

  人们之所以把春宫图作为门画来使用,或许是源于生殖崇拜,祈求多子多福,或许人们赋予了这些图画以特殊神性,用来辟邪、避祸,祈吉纳祥。

  相比之下,就和现在的一些“性”展览会没什么区别,什么AV物品、充气娃娃、情趣用品等,都可以拿出来展览,还挺多人去看的。

  “而在古代,就有专门精通画春宫图的,有这方面的名家,一些春宫图还是蛮值钱的。”楚河说道。

  比如,他现在手上的这幅。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