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2章 率军北渡_三国之经天纬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两人不熟水性,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九死一生才终于脱险,却已经被冲到了夷水与汉水交汇处的某个地方!

  两人身负重伤,相互扶持,躲进了一处林地暂避养伤,缓了好多天才慢慢恢复些体力,如果不是徐晃狩猎野味充饥,两人差点饿死在野外,跟本就没有机会回到宜城!

  而曹真呢?他钻进那错综复杂的溶洞内,也是转悠了许久,都走到了地底下,等最终饥肠辘辘,半死不活地沿着地下河的出口走出来,又重见天日之时,已经七八天过去了!

  参军贾逵的经历,则更是搞笑,被蜀军攻击时,他扔下营寨逃亡,本想赶回宜城向曹操报信,可却在途中,被一伙趁着兵乱出来打家劫舍的山贼给俘虏了,把他和几名亲随绑了票,带回在房陵山区的贼寨,正等人拿钱去赎他们!

  综上所述,虽然之前的两场大战还是有漏网之鱼,但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像刘纬担心的那样,消息并没有泄露,曹操直到蜀军突然出现,都没有收到任何风声!

  这就是古代信息通讯极为不便的问题所导致了,如果是现代,一个电话就可以搞定,可在古代却非常困难!如果不是徐晃、曹真他们跑回去,当面向曹操报告,换普通士兵,曹操也不可能相信!

  曹军有数十万人,来自于北方各地,那么多面孔,互相之间都未必认识,一个普通的士兵,即便穿着曹军衣甲,也很难判断他究竟是自己人还是敌人冒充的奸细!

  当然,手持令牌信物之人的话,可信程度自然高些,但溃军士卒即便有侥幸逃亡者,他们手里哪有令牌或符传之类的东西,来证明身份呢?九死一生的他们,不赶紧趁乱逃回家乡,又何必非要冒死去给曹操报信呢!

  宜城的地形,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了,几乎是四面环水,刘纬由南开来,有两种选择。

  一是停在夷水之南,大张旗鼓,与曹军形成对峙之势,吸引曹操的注意力,缓解宜城内周瑜的压力;二是北渡夷水,不惜背水为战,直接与曹操正面交锋!

  显然,刘纬选择了后者,他率领大军抵达夷水后,都没有犹豫便命令搭设浮桥,大军过河!因为刘纬此时,较之以前,信心也更足了,他不想再拖下去,迁延日久地与曹操对峙,而是想一举解决问题!

  这似乎有些轻率,可却也是必然的选择!因为夷水是条小河,根本不像长江那样的天堑难以逾越,曹军可以随时由不同位置偷偷渡河,绕到侧翼偷袭刘纬,曹操毕竟兵力占据优势,更显游刃有余!

  而刘纬如果渡水接近宜城,情况便完全不同了,他可以与周瑜里应外合,夹击曹军,这样曹操顾此失彼,反而显得更加被动,而宜城之围也将立解!

  周瑜在宜城,已经坚守了十几天,几乎陷入绝望!眼见西墙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