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22章 渗透作战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边防军。

  漠北的西部属于阿尔泰山脉,这里的海拔较高,大部分都是高山草甸,普通的汉民在这里生活很难适应。齐彬这么安排救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乌里雅苏台地区,齐彬建立基本的工业设施,这里有专门处理皮毛的工厂,有生产毛毡的工厂,还有专门生产毛线的工厂。

  同时齐彬还选择了几个容易开采的地方开采煤矿。

  在草原上给牧民推广使用蜂窝煤。

  这样牧民就不用再依靠捡拾牛粪来烧火了。

  草原上的牛粪能够回归草原,这对草原的草场土壤环境也是有力的嘛。

  在漠北草原南面的的荒漠戈壁上,复兴军的探矿人员还发现了大型金银铜伴生矿。

  这个矿场甚至可以做到露天开采。这让手中缺乏贵金属,尤其是缺少铜的董书恒喜出望外。

  很快,一个矿业企业救筹建了起来,董书恒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发那里。

  齐彬相信那里以后将是漠北草原的经济命脉。

  这里的草场算不上丰美,仅仅依靠畜牧业,漠北是发展不起来的。

  今后漠北的经济将主要依靠矿业。

  齐彬也在试图改变的这里的人的生活。

  随着对乌里雅苏台工商业以及对库伦商业的规划建设。

  很多牧民也被吸引到了城市或者城市的周边生活。

  草原人除了放牧之外发现,他们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生存下去。

  乌里雅苏台的战俘营中已经汇集了五六千人的沙俄青壮。

  齐彬刚刚视察了战俘营。他觉得这些战俘已经养得差不多了,现在可以让他们发挥价值了。

  他现在正在规划两条道路,一条将乌里雅苏台和库伦链接起来,接着再连接北边的恰克图。利用色楞格河与月湖地区联通起来。

  另外一条由乌里雅苏台经过三音诺颜部连接乌兰察布再到绥远城,连通内陆地区。

  这条路线上本来已经有了简易的道路。只是齐彬觉得应该将其拓宽,最起码要能够行驶马车。

  像现在这样使用驼队运输,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且效率极低。

  现在他能够管理这么大一片地方,全都是靠着董叔恒对他的看重,所以他必须要表现出他的价值来。

  外修武备,內建工业,就是齐彬的管理之道。

  除此之外,他还向董叔恒要了很多新录用的官员,以建立漠北的基层管理官府。

  对于东边的三个归附汗部。齐彬采取了区别对待的方式。

  对于积极配合并且付出最多的土谢图汗部,齐彬给予的优待最多。

  他动用都护府的力量,帮助土谢图汗部在鄂尔浑河的上游规划修建了一座小型商贸城池。

  这里将作为东边三个汗部继库伦之外的贸易副中心。

  同时还为三个汗部派去了比较强势的文官班子管理当地的民政。

  不仅仅如此,对于三个汗部的军队也进行了限制。

  规定了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