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7章 舍大义存小义_问鼎十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这里做什么?”

  赵匡胤叫了一声,上前搀扶。

  赵弘殷在半个月前便觉得身体不适,看了很多大夫,就连郭荣也派了御医前来医治,就是不见好。

  赵家已经暗中筹备后事了。

  赵弘殷没有理会赵匡胤的话,而是说道:“你要考虑到什么时候。官家什么脾性,你跟了他那么久,还不知道吗?”

  “别看他全心全意地处理政务,将军务就给魏仁浦、罗幼度,最多一年,他便会忍耐不住,出兵建功。”

  “苗先生说了,最好在下次出征前,获得都点检的位子。这样你便有望成为独当一面的统兵之帅。我们赵家也能在朝廷上站稳脚跟,指不定还能如符彦卿一样,最后受印封王。”

  赵弘殷说的苗先生,叫苗训字广义,师从陈抟老祖,善天文占候术,以谋略见长。

  在赵匡胤行走江湖的时候与之结识,现在担任赵匡胤手下的判官,是他的首席谋士。

  赵匡胤脸色有些为难。

  他现在的情况很尴尬,不上不下。

  以地位而言,经过淮南之战,他已经荣升为大周军方第四号人物了,与老将向训并列。

  但他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别的,就在于他是老四。

  大周军方现在是李重进、张永德、罗幼度这三位三司长官独一档,然后就是老四老五老六老七……一直往下。

  老四与老十八,差别不大。

  但是老四跟老三,却有着一条鸿沟。

  不入前三,老几除了俸禄多些以外,几乎没区别。

  赵匡胤想要更进一步,唯有取代自己的上司张永德。

  故而赵弘殷、赵匡义、苗训一致觉得是时候挤掉张永德了。

  不挤掉张永德,赵匡胤就不可能全面掌控殿前司,成为大周殿帅。

  对此赵匡胤内心极为复杂,张永德待他极好,一直将他视为接班人来培养。

  当初他娶彰德军节度王饶第三女王氏的时候,张永德便出了数以千计的金帛银钱资助。

  张永德对其称之为恩重如山亦不为过。

  现在却要对他下手,赵匡胤难免犹豫,拿不定主意。

  “兄长!”

  赵匡义道:“不是你要对付张殿帅,而是官家要对付张殿帅。官家这般提拔兄长,不就是为了让你取代张殿帅?张殿帅是太祖皇帝的女婿,而且还是太祖皇帝的从龙之臣,官家焉能不忌惮?”

  “为官家分忧是大义,私人情感是小义。”

  “舍大义而存小义,何其愚蠢!”

  将忘恩负义说得如此清新脱俗,除了赵匡义也没谁了。

  赵匡胤沉声道:“这不是大义小义的问题,某是担心一旦出手,就无法回头。张殿帅手上实力不可小觑,别偷鸡不成蚀把米,闹得殿前司上下不和,人心离散。”

  “官家能够容忍下属间的不和,但绝不能容忍因为不和而败坏国事。”

  “父亲、三郎,非我感情用事,而是不敢草率出手。”

  赵弘殷长叹一声道:“二郎的顾虑也有道理,此事确实不能草率。万一令得官家不满,可就不妙了。可惜,为父这身体,不知能不能撑到见你成为三司长官的一日。”

  赵匡胤决然道:“父亲放心,孩儿自问不输李使相、张殿帅,未来必不会在他们之下,魏王才是孩儿目标。”

  赵匡义这时道:“其实兄长无须与张殿帅明争,暗中下手就好了。”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