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七章 溃堤之虞_仙朝纪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天过去。

  苏国宗伯苏茂贪腐一案,彻底浮出水面,渐渐步入苏国公卿的视野,温邑城中,不少在官衙之中的官吏都被带往御史台,一时间,整个温邑城风声鹤唳,官场悚然。

  下狱、论罪……御史台的原本空荡荡的监牢,抓满了曾经高高在上、颐指气使的官吏,而随着监察御史携带文书奔向七郡五十三县,这场整顿吏治的地震,也正在向郡县地方波及。

  这一日,苏国邸报之上刊载着宣慰司主司,邵维的一篇雄文,为官之道——廉政之治,国之存亡。

  开宗明义述道:“吏不惧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据说,这是少年君侯在批阅邵维之文后,为之写下的官箴。

  邸报之上,将犯官苏茂自任宗伯以来,贪赃枉法、生活腐化、索贿敛财,草菅人命等诸班案例细述其上,最终逐渐走上向敌国倒卖情报的叛国行径,最终处置结果,则是以苏律处以大辟之刑,籍没一应财货,其子嗣、家眷或徒刑,或充入教坊司。

  此案一发,上下官吏,无不凛然。

  苏国宫苑,中元殿外,风吹梧桐,雨打芭蕉,殿中济济一堂,分明正在举行一次常朝。

  苏国公卿躬身而立,大气都不敢喘,殿中落针可闻。

  苏照沉声道:“苏茂虽已伏法,但整顿吏治,重树纲纪,却远远没有结束,御史台今后要加大察查力度,对于贪官污吏,因缘为奸者,采取零容忍态度!但对于能够自首其罪者,孤也会网开一面,宽大处理,诸卿当谨记之。”

  下方的苏国公卿,有一些就面色微动。

  而后,太宰敬弘道道:“启禀君上,丰乐、广平、武陟三郡传来急报,流经三郡之地的洪河,因旬日暴雨倾盆,隐有泛滥成灾之势,还请”

  【书友福利】看书即可得现金or点币还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可领!

  苏照眉头皱了皱,问道:“范卿,洪河如今是什么情况?”

  所谓洪河,这条大河在此界山川地理舆图上,极其类似前世华夏的母亲河——黄河,只不过这条河流却蕴含着丰富的铁沙,呈淡红之色,曲曲折折,流经几州,汇百川入海。

  在豫州的就流经着几国,诸国颇受其害,当然也是这个原因,流经的苏国三郡得其滋养,却反而是苏国七郡之地当中,最为富庶的地域。

  物产丰饶,矿业发达,商贸繁荣,洪河之上,千帆竞发,南向郑国,东向宋国运送着货物。

  此三郡可为苏国的膏腴之地,素来为郑国所觊觎,当年就曾由此而入侵卫国。

  司空范延序道:“启禀君上,洪河两岸之堤为老臣当年主持修建,老臣可以项上人头担保,足以抵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但而今滂沱暴雨,看天象,似有连绵数月不止之势,恐怕两岸堤防……将有溃堤之虞。”

  苏照面色凝重,默然不语。

  前世他因为早已离开苏国,倒也不记得苏国最终溃堤没有,因为苏国就没有撑到灵气潮汐到来,天象大变的那一刻,就亡国了。

  “诸卿,南三郡为我苏国财赋重地,绝不容有失,孤有意于明日巡视江堤,以防不测。”苏照沉吟片刻,缓缓说道。

  此言一出,可谓石破天惊,满朝公卿哗然。

  太宰敬弘道面色大变,拱手道:“君上不可,君上千金之躯,若南三郡果有不测,君上如今身蹈险地,置国家社稷于何地?”

  随着太宰敬弘道所言,其他公卿也是陆续出班,拜伏于地。

  要知道,此刻苏国之中,除却苏照之外,根本就没有成年的合法继承人,而且苏照本身也没有子嗣,如果真有不忍言之事发生,苏国一场变乱就在眼前。

  苏照暗中摇了摇头,道:“尔等以为孤是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手无缚鸡之力的暗弱之君吗?”

  “臣不敢。”

  满朝公卿齐声说道。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