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六十五章 一切为了忽悠_材料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的想法了。如果能够忽悠着让国家拿出20亿元来进行攻关。那么每家企业都能够分到三亿五亿的,至于最终能够拿出什么东西。那就无所谓了。

  十年二十年才能见效的事情,根本就不用担心要负什么责任。想想看,10年后杨新宇还会在机械委的岗位上吗?袁龙升、王凯华等等,还会在各自的企业里当个副总吗?届时当事人都已经换了,谁还会追究项目的成败与否呢?

  大家都是装着糊涂来到这个会场的,偏偏有这么一个张岱渭。不愿意让大家糊涂下去,毅然地揭开了盖子,让一qiē盘算都暴露于阳光之下。说他是各车企的叛徒,并不冤枉,但这个“叛徒”所图的。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健康成长。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些产业的业内人士对着媒体侃侃而谈,说什么自己与国际先进水平有多少多少的差距,如不追赶,将致中华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对于这样的话,大家也就是听听罢了,其潜台词不外乎是要政策、要投资,至于这个产业真的离别人有多远,以及产业里是否真的有追赶的愿望,那就只有天知地知了。

  有人以为,领导都是喜欢吹牛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至少是不完整的理解。领导在想升官的时候,会把100吹成1000;但在想要从国家得到好处的时候,他们又会反过来,把1000说成100。那种不会场合都吹嘘本行业如何如何成功的人,要么是缺心眼,要么就是打算最后捞一票然后跳槽了。

  汽车行业里的事情,也正是如此。各大车企依靠引进技术,挣得脑满肠肥,但他们依然要叫苦,依然要高举民族主义的大旗,忽悠着国家给他们减税、投资,至于什么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连他们自己都不信,否则,以这些车企的实力,真的凑不出这20亿元的科研资金吗?

  张岱渭像一个诚实的孩子一样,一下子说出了皇帝身上其实并没有穿任何衣服。对于各车企的领导和技术主管而言,他这番话就是戳破了他们心知肚明的一个谎言;而对于杨新宇、秦海这些局外人而言,则是挑开了一层窗户纸,让他们豁然开朗。

  “小张,你这话稍微有些过头了。”杨新宇开口了,他装出一副严sù的样子斥责着张岱渭,但眼神里流露出来的愉快神情分明在告sù大家:我觉得这小伙子说得很对啊,你们想骗我,现在露馅了吧?

  “按照科学家的测算,全球的石油储量至少还能够使用50年,而且在这个时期还会不断有新的油田被发现,所以乐观地预期,未来70年到80年之内,燃油机动车还是会继续存zài的。70至80年,已经足够我们培养起一个产业了,所以先进发动机的问题,我们还是应当考虑的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