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零四 外面跪着说话!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呢?”

  杨子方的父亲和杨嗣昌是同一个高祖父,两人是堂兄弟,说起来,这个关系已经是有些远了,但是终归是一族同宗。这个年代做官的,尤其是做地方官的,说大了,说的光明了,是为了政令通行,说白了,是为了独揽大权,自己的意思能够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是以基本上都是任用私人,任用自己信任的人。而什么人最值得信任?在这个年代,毫无疑问的就是亲族。

  这是一个孝道至上的世界。一个人当官了,如果他的亲族要依赖他得到好处,在他府上蹭吃蹭喝,他是绝对不能把人往外赶的,甚至还得什么都可着好的给才行。若是触及到了这根线的话,那就很危险了,市井之间对这个官员的风评会变得很差,而这些评价,也会传到他的上官甚至是皇帝耳中,那就是一场灾祸。

  像是前几朝有一个大太监,幼时他父亲把他阉了送进宫里,他自然就心怀怨愤,后来发达之后,在宫外置办了宅子,他父亲去寻他,他关门不许父亲进。结果这事儿传到了皇帝耳中,这个大太监立刻失宠,下场悲戚。

  宗族,才是这个时代,这片土地上人们最大的执念,最大的依靠,也是最会遵从和为之奉献的一个群体。什么国家,什么朝廷,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杨嗣昌自然也逃不开这个思路,不过他的三个儿子都在外面,而亲族中也多半是没什么本事的。这杨子方,便已经是顶尖儿的人物了,他十五岁就中了秀才,被地方目之为神童。杨嗣昌便把他接到了自己的府上,让他读书的同时,又待人接物,处置各项事务,锻炼能力。他打算让杨子方先考举人,杨嗣昌亲自考评过他的才学,知道以他的能力,再加上自己的地位,一个举人是没问题的。但是进士估计就悬了,而且今上极为注重科举,若是科场舞弊,事情败露之后他也得遭殃。是以他想的是,能中进士最好,若是不行,举人的身份,也足以为官出仕了。

  什么都为他筹划好了,摊上这个堂伯,真真是杨子方的福分,生生少奋斗几十年。

  作为老爷颇为看重的表少爷,他在府上也是颇有地位,有自己的一处院子,堂伯母还拨了四个丫鬟伺候,另有书童一个,长随一个,杂役三个,厨娘两个,很是齐全。

  眼前这女子名叫嬛娘,是四个伺候丫鬟中姿容最为姝丽秀美的一个,已经给他破了身子,业已禀告了伯母伯父以及家中高堂,以后是要纳为妾的。

  他对嬛娘很是疼爱,一般也不在她面前发火儿,深深吸了几口气,骂道:“还不是那侯朝宗……”

  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嬛娘听完便是扑哧一声笑,踮起脚尖儿在他脸上亲了一口,一双大眼睛里满是迷恋:“还朝中尚书家的公子呢,放荡无形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