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二二 日益壮大的工坊_崇祯七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每一间长八米,宽四米,面积三十二平米,而这一间,就是一个鸳鸯阵十二个人的住处。三十二平米,十二个人,匀下来每个人很有限。但这里是军营,哪里有那许多讲究?能有三尺立锥之地,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君不见后世那些在大帝都租房子的北漂一族,住的都是地下室里面的上下铺,怕是连这点儿生活空间都没有。

  每一间都是各自独立的,单独开门窗,中间互不相连。

  这四排营房,四十大间,足以容纳四百八十人的军兵,这也差不多是董策考虑中自己所能养活和装备的最大数量的军队了。

  当然,只是现阶段。

  在两排营房后面,距离内城城墙之间的这片区域,还都留了空地,以后还可以继续再建。

  李贵等一堆人都在那儿忙活着,董策没有过去看,营房基本上已经完工了,现在在上门,上窗户,打扫清理内里,检查土炕的结实程度等等。他相信自己在这件事儿上三令五申,是没人敢于阳奉阴违的。尽心尽力去做,哪里出什么差错的道理?到时候直接完工后检查验收就是了。

  工坊,热闹依旧。

  在整个磐石堡中,工坊的铁匠和木匠们,算是地位相当高的一批人了,当然,是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的。

  他们能够住在城里,伙食比一般百姓要好得多,发的米面都要多,而且时不时的还能发一些猪肉和咸鱼。而且他们的老婆孩子,也不用每日干活儿,只要在家里收拾收拾,扯淡晒太阳就行了。

  而且听说提拔成了什么劳什子一级工匠之后,每个月还发给饷银——可是白花花的上乘银子。而且升了一级工匠之后,还能再往上升,升的越高,每个月发的银子就越多。天,咱们平民老百姓上哪儿寻摸这好事儿去?看他们整日不也就是打打铁,锯锯木头什么的么,也没啥了不起的。

  工坊现在是周伯在管的,因此董策这次去,是他陪同,并王通带着董勇振和另外一个家丁做侍卫。经过这几次很不错的表现,现在董策对董勇振很是看重,往往都用他侍卫,真真算是第一打手。当然,白忠旗这个长随是少不了的,说起来董策和他也有些日子没见了,很是说了几句话。

  工坊的规模越来越大的,又往两边各自扩建了足足有三五丈,增加了好几个工坊。后面的工坊家属院也扩建了些。这片儿算是原来的城中保存较为完好的,理当是一片不小的营房,都是石头建造的,很是坚固,现在虽然残破了许多,但根基还在,略一整修就可以居住。

  董策的工坊班底,一开始是十六个,十一个铁匠两个泥水匠三个木匠,都是从宁鲁堡招来的。

  两个泥水匠是混的最好的,西安堡往西那些墩台城堡,他们多半都参与过,现在已经大用。整个磐石堡的设计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