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 这不是捡钱吗_武装明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吃大锅饭,百姓也同样会有吃到想吐的那一天,这个时候如果手头上有点余钱,他们就能买些想吃的菜自己在家做。

  再除了吃之外,其他的用度政务厅可不会提供,所以普通百姓还是很需要一份额外的收入的。

  这也是王永民考虑的问题,他现在的工作其实已经是代替了张崇德原来的工作,现在文登县八成的百姓都被他们组织去开荒了,开荒的花费都由政务厅来处,这样手里本来就没多少余钱的百姓,基本上天天除了干活就是睡觉,一点出门的**都没有了。

  在两百多多年前的明朝社会,竟然出现了后世社会才会出现的宅男,宅女,这是方云没有想到的。

  不过百姓的这种宅法让王永民伤透了脑筋,经济的发展,是离不开消费者消费,社会要进步也需要消费者。没有消费者,就没有生产者,整个社会都会陷入一潭死水的状态,可现在老百姓都宅在家里,还怎么消费。

  只是王永民也知道,百姓不是不愿出来消费,而是他们手上没什么钱,人家是真的消费不起,所以王永民觉得自己必须要为百姓找点财路。

  这些衣裤鞋给百姓制作,时间上肯定是没问题那是肯定的,因为人的数量在那里,而且古代讲究男耕女织,所以基本上成年女都会织布做衣,不光是成年女,那些只有十三四岁女孩也一样会。

  而开垦荒地有哪些成年男认就足够了,二十多万百姓里面,成年男丁有九万多人,当然有近两万是老人,但是剩下的七万人一天平均也能开垦六万亩荒地,这还是因为牛的数量不够。

  只是这个数粮已经足够了,七十五万亩荒地,也就是十几天的功夫,就算加上打井和修水利设施,也不会超过二十天,所以开垦的人手很充足。

  剩下的十多万人,有七万是成年妇人,而且做衣服这种活,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能做,甚至速度还比年纪的妇人要更快。

  如果布料和棉絮的粮足够的话,他们三天就能做出一件棉衣,七万人三天就是七万件,三十万件也不过四天半的时间。

  这样百姓也能赚到钱,又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方云交代下来的任务,王永米当然毫不犹豫地出了自己的观点。

  “你的这个想法很好!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

  方云满意点了点头,王永民提的这个办法的确比他自己的办法更有效,方云不得不承认之前自己有些狭隘了,总是向把所有能赚钱的机会都揽到自己手里。

  王永民没有直接通过政务厅将制作衣物的事情交给百姓,政务厅毕竟代表的官府,老百姓给官府做事,总是会不放心,哪怕王永民承诺会按量给他们工钱,百姓也不敢完全相信,毕竟官府要是想赖账的话,他们拿官府一点办法也没。

  况且就算官府真的给他们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