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2章 十万大军_大宋将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决,越快越好,要主力决战,不能拖延时日,否则我们粮草人员不济,很有可能失败,而且时间长了,西夏人就有了从容准备的时间,于我们更是不利。”

  ……

  狄青和王宁安一问一答,渐渐的就把整个战略勾画出来。

  首先,青唐地势高峻,沟谷纵横,道路艰难。

  如果大军劳师远征,迁延日久,必然后勤不济,粮食、牲畜、人员、兵器,消耗巨大,对于还十分孱弱的大宋来说,绝对不是好事。

  而且一旦董毡化整为零,采用不断袭击的游击战法,大宋几乎是必败无疑,当年李元昊就是这么吃亏的,王宁安和狄青都不愿意重蹈覆辙。

  所以最稳妥的办法,就是吸引董毡出战,在洮西之地,一举击败董毡,而且要打一场彻彻底底的歼灭战。

  废掉青唐所有主力,为大军西征,扫清障碍。

  确立了方针之后,再看眼下的局面,就有种高屋建瓴,俯视一切的感觉了。

  招抚蕃部很有必要,却不是为了立刻掌控多少土地,而是要激怒董毡,诱使他出兵进犯,大宋才好一举拿下。

  在历史上,王韶主持的熙河之战取得了空前成功,但是也留下了不少问题。

  主要就是大宋当时的兵力孱弱,不得不收买当地的部落,给予各部头人很多权力,采用羁縻之策,才勉强控制。后来旧党上台,直接推翻新政,连开拓的土地都不要了,王韶的努力功亏一篑,付诸东流,非常遗憾。

  不过经过王宁安的努力,大宋如今的情况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锐意进取的赵祯远比神宗厉害多了,中枢有狄青坐镇,地方上整军经武,战斗力得到了极大充实,已经有了正面硬怼的实力。

  “西北之军还没有练成,要想把握十足,就必须调幽州人马,景平,你们家能出多少兵?”

  “八千!”

  王宁安很干脆道:“我爹前些时候又回幽州坐镇,他说这几年耶律洪基的力量快速恢复,年年入寇,长城一线压力非常大,最多只能抽出8000人马,再多就挡不住契丹了。”

  “八千!”

  狄青背着手转了转,“也可以了,我给种诂下令,让他动员15000人,另外折家军再调5000,加上西北的人马,足以一战!”

  狄青用力挥了挥拳头,充满期待。

  蛰伏的这两年,狄青觉得浑身的骨头都疼,一个打惯了战争的人,闲下来绝对是要命的,君不见好多将军,解甲归田,没多久就百病缠身,暗疾复发,很快就死了。可是让他们领兵打仗,哪怕身上受了再多的伤,血流了几斤,照样欢蹦乱跳。

  狄青能撑下来,还要多亏王宁安,让他相信文官不会一直独揽大权,这不,才两三年的功夫,就天翻地覆了。

  ……

  狄青和王宁安定好了方略,上奏赵祯,得到准许之后,剩下的就是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