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五十二章 静观其变_科技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就花了国家十几个亿!

  当然,这一仗该打,也必须打。

  不打不足以震慑周边,赢得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不打不足以检验部队战斗力,放心投入经济建设;不打不足以证明中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在对外交往中获得更多筹码。

  事实也证明,解放军还是能打仗的。

  虽然是双方的正规部队是二十万对十万,但双方派出的部队级别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国内精锐大多布防于中苏边境,随时警惕苏联入侵,自卫反击战只是动员了边防部队;而越方却是叫嚣“一线取胜”“边境取胜”“不允许放弃一个乡、一个县、一个省或城市”的战略思想,把战斗力最强、号称王牌师的四个满编苏械师,调了三个过来。另外对方还动员了十五万民兵,喊着“发挥综合优势,进行全民战争”的口号,要求前线部队“首战告捷”“打垮敌人进攻第一梯队”。

  并且边境地处山区,道路交通不便,地形环境十分复杂,物资运送困难。越方在各个地势险要山头,用钢筋水泥修建了大量永备工事,打算据险死守。对方是居高临下,我军却是由低处向上佯攻,无法快速冲锋。

  这种地形,如果交给解放军来守,即便是以少战多,也有信心保住阵地不丢失,起码是阵线不会崩溃。

  可实际上解放军只是一个冲击,就达成全线告破。短短十天,就突进二十至五十公里,完全打穿了越方的山区防线,俯瞰平原。要不是苏联气急败坏,威胁要动用核武器,灭其国也不在话下!

  而对方战前吹嘘一个打十个的三个王牌师,一个被全歼、两个被重创,几乎全灭。

  当然,这次战斗也暴露出解放军内部许多问题。

  比如说由于大比武被批判,导致官兵战斗力下降,尤其是指挥员指挥僵硬。许多明明有更好解决办法的地方,指挥员却命令发挥“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带领部队强攻,给部队带来重大伤亡。

  又比如一些战士为了轻松,兼之对敌人的战斗意志估计不足,行进中把自己绑在坦克、装甲车扶手上。结果遇到敌人突击,无法迅速展开,因而不少战士人还在坦克车上,就被打死。

  再比如部分武器弹药因为保养不善、军工厂责任心不强,出现了炸膛、哑火情况,使得许多战士无谓牺牲。

  最大的损失,是各部联系混乱,沟通不畅。特别是最后撤兵回国之时,上级根本没查清各部在什么地方,安排好依次掩护的序列,就宣布退兵。结果各部一股脑就往后跑,造成部分部队严重脱节,失去侧翼掩护,被敌包围。其中一个团在被包围后,团长、政委惊慌失措,不是命令部队就地防御,而是下令分散突围,结果指挥陷于瘫痪,导致全团大部被俘!

  不过虽然存在着种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