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四十八章 分级别技术扩散_科技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说给了他听。

  两兆!

  高振感到有些眼晕。

  两兆就是百万级别的芯片组,如果拆分为多块芯片,涉及到信息交换,速度会大打折扣。所以,解码板所使用的芯片,妥妥是百万级别!

  他觉得眼前的世界,都有些不真实了。

  根据地什么时候,已经掌握百万集成度芯片的制造工艺了?既然已经有这么好的制造技术,为什么学校教的还是三微米的制程技术,连精算一型集成度都只有六万,听说最新用于游戏机的精算一型改,也才将集成度提升到了十五万。

  从香港购买的科技期刊看,这已经是全球最高的集成技术了。

  难道根据地明明有远超现在制程水平的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却故意只拿出更低水准的芯片来,用于外销不成?

  高振心中的疑惑,恰恰就是事实。

  在关飞私人研究所,研究人员早就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更高集成度的芯片制造,并总结出了详细的工艺流程,只是暂时还没有推广而已。当然,还没达到百万级,仅仅是在公开技术水平上翻了两倍,达到了五十万集成度。

  百万级不是做不到,而是性价比太低。

  毕竟微观加工技术越深入,对设备的要求就越高,在制造水平尚无大幅度提升前,制造难度成倍增加,成本高到连关飞都无法承受的地步。

  别说百万级,就连五十万级,如果不把根据地所有集成电路生产线全部更换,都只能由实验室少量制作,尚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价值。

  而第一条生产线才刚投产不到一年,就换新的……,败家也不是这么败的!

  在关飞的计划中,超越时代十年的先进技术,只保留在他的个人实验室。等过两年,再将之转移到普通科研院所;五年后继续向外扩展到精密制造业;十年后向所有电子企业全面普及。

  这样,既保证了技术的领先,又不止引来外界骚动,从而危害到根据地的自身安全。

  他猜测其他国家也是这么做的。

  谁没有几手杀手锏。

  就像国内有生产一代、研究一代、预研一代的传统,美国科技界肯定也有类似的换代流程。他不相信美国目前最顶尖的集成电路制造水平,就真的只有十三万的286级别,也许在哪个不为人知的秘密研发基地实验室内,就正在进行五十万级别的集成电路制造研究,就算是百万级,也不是不可能。

  他这也算是遵循传统吧……

  至于两兆的信道芯片,还真的就跟高振猜测的一样,是被他将电路拆分为多个芯片才达到的。这也只有信息交换频繁,经常涉及到各种数据运算需要的科研院所,才能享受这种不计成本的超规格待遇,普通大学实验室每台计算机只能分配到一兆带宽,工厂企业只能分到512带宽,普通家庭用户更是只能分配到128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