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一章 朝会_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一声清脆的鞭响,惊醒了沉睡一夜的紫禁城。

  奉天殿在微曦的沐浴下闪闪夺目,殿外丹墀下,等候朝觐的文武百官从这里排到了午门。

  值日官与御史们目光灼灼盯着周围每一位饥寒交迫的官员,只要他们稍微有失仪的动作,便少不得在待会儿朝会的时候狠狠参上一本。

  朱元璋这位勤政的皇帝总是不会让朝臣们在这个时候失望,接受过朝臣的恭贺,朱元璋便例行倾听百官奏事。

  先是侍仪使上奏,又有一番国国师遣其徒前来觐见,后又有御史弹劾礼部迁延塞责,长时间未曾修葺鸡鸣山功臣庙。

  大大小小各种事情扯了一个时辰多,眼见殿内几位老臣肚子都开始饿得咕咕叫,朱元璋索性大方了一次,挥手示意刚刚轻咳一声准备出班奏事的礼部尚书刘绍先暂停,而后满面春风向朝臣们说道:

  “若是还有事情,早朝后直接将题本交到通政司去,朕现在要宣布一件大事。”

  除了站在玉阶前面色如常的太子,以及神情有些诡异的徐达与冯胜,其他人顾不上严苛的朝堂礼仪,纷纷面露疑惑将目光投向正大马金刀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

  “太子,你来替咱说说你大哥的事情。”

  太子还有个大哥?

  这是朝臣们听到朱元璋的话后的第一反应。

  而后,不少朝臣纷纷变了脸色。

  如果他们记忆没出现什么差错的话,国朝建元后,好像已然定下立嫡立长的规矩。如今忽然冒出来一位太子的大哥,难道皇帝想换太子了?

  作为太子的老师,知制诰宋濂并没有如太子所想帮理不帮亲。

  还不等太子张口,他便打破奉天殿内暗流涌动的气氛,轻咳一声出班向朱元璋躬身跪倒:

  “陛下,宗嗣纳名入册,只需交由大宗正院处置即可。我等外臣,万不可开干涉宗人令职权之先例。否则,我等有失上下尊卑之礼,虽万死难赎其罪。”

  这等官场老油条,朱元璋话音方落他就已经猜到这是皇帝想为某位无人知晓的皇子正名。

  但无论出于对太子的回护,还是出于对国朝政局稳定的考虑,宋濂都觉得有必要将这件事情推回去。

  只是宋濂下意识地忽略了一件事情,那便是朱元璋从来都不是一个按常理出牌的人。

  下意识皱了皱眉头的朱元璋看着依旧跪在地上须发皆白的老学士,眼里冒出一丝恼火。

  这个老东西,委实有些过于精明了。

  只是想拿规矩堵住他的嘴,那是万不可能的事情。

  “太子,可以开始了。”

  没有一丝丝怜悯,朱元璋将宋濂晾在一旁。他打定主意,朱极认祖归宗的事情,今天一定要在这里,让这些朝臣们商量出一个他满意的结果来。

  朱标下意识地就要开口,不过目光掠过依旧跪倒在地的宋濂身上是,心

  请收藏:https://m.zlhnh.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